苏萱放下手里的报纸,娘,账房准备好了吗
竹兰,已经选好了,这十四人不仅看考试成绩,还挨个面试过。
李氏指了指文章最后的日期,娘,一个月后穷苦女孩可报名入学,意思说一个月后学院扩建结束
竹兰点头,嗯。
户部给银子痛快,工部手里有银子,劳动力又廉价,哪怕没有机械化,多招人手速度很快,几日就大变样。
李氏问,娘,报纸发出来捐银子会很多,咱们侯府要不要捐一些银钱资助学生
竹兰摇头,不用。
她的一举一动太有代表性了,有卓娅捐一半嫁妆的先例,她可不想最后变了味道。
的确如竹兰所想,很多人看了报纸都注意着她,还有人特别托人问过,竹兰也表明了态度,这个全凭个人意愿。
意愿。
京城不少人家安心了,就怕最后被逼迫捐银子。
第一个捐款的卓娅水深火热的,得到了利益面对的争议也很大,尤其是卓娅为女子。
迂腐的人恼火她不安分,有的人说她傻,永安国公府更生气,全因卓娅并没有与国公府商量过,害的不断有人问是不是国公府女眷嫁妆多的没地方花
捐款的人的确挺多的,古代商贾地位低,想要好名声难,所以商贾希望捐款得些好名声。
还有些人的确心善,官员捐款的真不多,捐多了不好解释银钱的来源,捐少了惹争议
然又不想被百姓看轻,最后纷纷提议朝廷为优秀的学生设立奖项,可以是银子,也可以是物品。
竹兰心里想的白想了,对容川念叨着,得了,不用我提了。
容川笑着,这一回倒是齐心,皇兄让我拟个章程出来,日后不仅是学院的学生,官学和府衙认证的书院都享受奖项。
竹兰,多设立几个奖项。
容川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竹兰又道:商贾真是大手笔,没有少于千两的。
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商贾的确富余,娘,现在收了不少银钱了。
竹兰压低声音,还好这笔银钱独立出来,否则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