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妖怪在身后说个不停。
“当真?”
书生连忙卷起书领着他进门。
三花娘娘行侠仗义,降妖除魔,若有漏网之鱼,或是官兵不擅长对付的鬼物邪祟,只要被三花娘娘遇见,都算它们运气不好。
“水倒是可以……”
“也祝先生一路顺风。”
此时脚下是帛州。
“三花娘娘的好意我心领了。”
茶楼瓦舍里的说书先生都说,那位段先生窃了罗上仙的宝剑之后,斩妖除魔,匡扶正义,不光有了本领,还有一身侠气,这才受人敬重。
“我不爱吃。”
“这么快就回来了!?”
书生心意一动,不禁问道:
像是今年春末时,走出阳都,少了阳都繁华人气的压制,立马就察觉到了天地间一种玄之又玄的变化。后来走出阳州,大抵一直如此,慢慢的习惯过后便也感觉不到异样异常了。
换位思考一下——
大多数妖精怪类都抵不住一支精兵。
“清水甘冽,亦是足下辛苦打来的,不敢见笑,只敢道谢。”
宋游顿了一下,又问道:“陈将军呢?”
一人一猫一马继续往前。
相比起八年前在安清,似乎他们两个都有了不少的变化。
山路两旁种满了玉米,生得茂盛高大,隔一个弯或者隔一小片山,别人就只能听见马儿的铃铛声,道人的说话声,而看不见道人一行了。
徐姓书生不禁面露困窘之色:“然而莫说便于先生携带的干粮,就是米面,徐某家中也没了存粮,还等着地里的燕米熟了救命呢。”
“很轻松,不辛苦。”
道人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
“对的。”
帛州从今年起亦常有邪祟出没,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商道往来。好在此时大晏正是盛世,中原官兵虽不比开朝时精锐,却也兵强马壮,若是这些妖邪只祸害一村一宅还好,若截断官道,自有官府派官兵、请高人来清剿。
“三花娘娘帮你去吧。”
“在下姓徐,名秋月,回禀先生,此地乃是余州刻郡扶摇县,和帛州交界,先生从哪来,要去哪?”
“这边往北,先过言州,于是我先去的言州龟城。”站在马背上的燕子转头看了看底下的三花猫,又扭头看向道人,说道,“那废弃龟城里的鬼兵鬼将们好生厉害,听说这几年以来,他们一面在鬼城勤奋修行,一面出城巡逻,替言州人清除邪祟,许多兵将身上都有了香火气。我飞进去时险些被他们射下来。不过亮出先生的灵力也就好了。”
村中有人带着农具行走,有人三五聚成一团歇凉聊天,竟还有书生坐在屋前苦读,看见宋游一行人,都好奇的扭头看他们。
“无妨无妨……”
连通长京的官马大道,不知名的一片小山,道人一行走到这里时,猫儿忽然停下,抬头看向天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云中有一个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