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行,这次可能人多,但高手应该要比上次少,在长京混得好的人,只要听说过太尉府的事,应该都会更犹豫一些。总之你自己小心,尤其提防江湖人的暗箭,我们这些人,最擅长玩阴的。”吴女侠顿了一下,“我往这边走,就送你到这里了。”
“那便……”
“后会有期!”
吴女侠与他抱拳,沉声说道。
“后会有期。”
宋游也对着吴女侠行礼。
吴女侠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又低头说:“三花娘娘也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两人一猫对视一眼,没有别的说的,一方往左,一方往右,便渐行渐远。
这一次的分离,十分平淡。
好像这种分离才是常态。
回头看一眼她离去的背影,宋游才明白,为什么人们分别时要用“后会有期”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分开还能再见,就已经非常好了。
……
出城往北,明显比往南人少。
差得最多的便是商队。
从北方来、往北方去的商队虽不是没有,却明显比南方要少一些。
猫儿似乎并没有多少离别之情,似乎除了她的庙子,她对任何地方也都没有眷恋之情,又似乎只是因为心情单纯,少不懂事,只知道道士往哪里走她就跟着往哪里走,并不留恋某一个地方,于是出城不久,她就又迈着欢快的小碎步,走到了前边去。
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只是偶尔停下脚步,扭头看一眼身后,也不知是在看后边的道士,还是看逐渐远去的长京。
走出没几里路,地势便往上走。
猫儿忽然停住了脚步,抬头望向一方。
宋游于是也停下,随她看去。
只见左前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茅草亭子,不知何时建的,不知是用来歇凉的,还是用来给离京返京之人眺望长京用的,不知有多少诗词写于这里。然而此时亭子中却有两道熟悉的身影。
一人一身白衣,轻纱遮面,坐在石凳上,身后则站着一名侍女,都看向他的方向。
三花猫回头看了一眼宋游,便又迈着小碎步走上了通往小山坡与亭子的小路,很快到了亭子前,她停下脚步,仰头打量着两人。
宋游与枣红马随后来到。
“有礼了。”
“晚江有礼了。”亭子中的女子也站起身,款款施了一礼,“知晓道长今日离京,猜到道长要往北边走,特地来此等待,为道长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