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李菊萍!”
青年说完想起他可能不记得李菊萍的名字,解释说道,“就是?这段时间经常出入自由市场,大量兜售认购证的那女的。”
明哥哦了声,随意问道:“你?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她?”
“但今天?不一样,她不是?一个人来的……”青年三言两语,把交易所门口发生?的事给?说了,然后一脸正气道,“当?时我就想,这不行啊,认购证价格明明涨起来了,她还跟街坊邻居说认购证价格跌了,这不是?骗人吗?我可不能助纣为虐!”
要是?不知道的,听到他这番话还以为他是?个多正直的人,但两人是?发小,明哥哪能看不出他心里打的算盘,皱眉说道:“说人话。”
青年也?知道明哥清楚他的尿性?,装不过两秒就嘿笑出声:“明哥你?应该也?知道,那老太太仗着自己手里认购证多,每次喊价都比市价要高?几块。”
说到这,青年不得不感叹一声形势变幻莫测。
过年前认购证还是?买方?市场呢,他们这些收认购证的在交易时总能把价格往下再压一点。但过完年认购证就成卖方?市场了,价格多少?全他们卖认购证的说了算。
偏偏他还不敢不买,这几天?认购证价格涨得飞快,今天?不买明天?再问就能涨几块。
就这样还僧多肉少?,每次一个揣着认购证的人走进自由市场范围,都能有七八上?十个人围上?去问价。
于是?像李菊萍这样能源源不断出售认购证的,就成了自由市场里的香饽饽。
刚开始李菊萍还算好忽悠,但出入自由市场几天?后她就学精了,开出的认购证价格总是?比市价高?几块。
所以自由市场的那些人,一直都想搞清楚李菊萍手里那些认购证都是?从哪收来的,方?便?后面釜底抽薪踢掉她,直接和?买家接触。
但李菊萍在这方?面警惕性?很高?,每次离开自由市场都会转几次车,今天?以前没人知道她到底是?哪个单位的,又是?从哪收到的认购证。
青年,也?就是?王浩,他正是?自由市场里想踢掉李菊萍这个中间商的“那些人”之一。
但和?其他人一样,他跟踪李菊萍好几次,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跟踪,他还让明哥帮忙打听过。
在收认购证这件事上?,他们两人分工不太一样,他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交易所附近,目标是?像李菊萍这样主动来卖认购证的人。
明哥则主要去各国营单位门口打听情况,他住的这条弄堂里有不少?国营厂职工,所以第一时间听说了有国营厂用?认购证抵工资或奖金的消息。
认购证销量见报后,他就开始在这些单位附近收认购证,刚开始收的不多,过完年后才开始大量收。
目前想到这主意的人不多,他收认购证的过程还算顺利,短短几天?就收到了五百多份认购证。
虽然李菊萍是?国营厂职工,但因为明哥这段时间基本在黄浦区活动,只是?顺带帮王浩打听,所以到现在也?没打听到哪个单位有除了他以外的人,在大量收购认购证。
其实到了这两天?,王浩已经没那么想打听到李菊萍手里认购证的来源,毕竟认购证销售期内他们就囤了不少?认购证,过年这段时间又零零散散收了几百份,对认购证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
他到现在还留在交易所,是?因为明哥想再收点整本的认购证,这种认购证能保证中签率,多多益善。
国营单位职工手里的认购证比较零散,很难凑整。反而是?在自由市场,运气好偶尔能碰上?囤了上?百份认购证却又后悔,担心亏本将其出手的。
谁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他打消这念头后,却正巧碰到李菊萍翻车,被大院里的人拉来对质。
王浩自觉不是?好人,又得知李菊萍黑心抽高?额佣金,出卖她时自然毫无愧疚。
“明哥,我都打听清楚了,那群人是?第二机械厂的,他们厂经营好像遇到了困难,去年三个月没发工资,年前大家闹的时候正好碰上?发行认购证,任务下到他们单位,厂里领导就决定月工资的一半给?他们发现金,另一半都用?认购证抵。”
明哥眉毛微动:“这么说,他们单位职工手里最少?也?有四五份认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