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谁让他就处于风口呢?
而高级工本来手艺就不错,指点一下,成为技师的必然的。
就跟个老厂长一样,吴老头巡视着车床,看着技师指点其他工匠,然后,他就看到了身穿常服的圣人走了过来。
“草民,参见陛下,恭请圣安。”
吴老头弯腰,随后屈膝下跪拜道。
“免礼。”
朱祁钰挥了挥手,没让吴老头跪下来。
“老吴,朕想让你去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处的大谷山一趟。”
带着吴老头走了几步,朱祁钰就说道。
“陛下是要西山煤?”
吴老头本来就是铁匠,而西山煤不仅出煤炭,而且还盛产白煤。
只不过,明廷最开始对北京周边的采矿有禁令,规定不得于卢沟桥以东的山岭挖掘山石和采煤。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是极,你去那边看看,择一处临水之地,最好带点斜坡。”
这么一说,吴老头就明白了。
他看向车床,说道:“草民领旨。”
吴老头同意后,朱祁钰有抬腿走了起来,耳边都是敲敲打打的声音。
“如今火枪产量如何?”
来王恭厂,自然是要关心产量的。
“回陛下,如今两班倒,增添了不少工匠,若是去掉残次品,大致是日产五把。”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对于这结果也有心里准备。
两班倒是分白天和黑夜,可以说,车床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这还是在高级工增多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数量。
“要注意安全生产,如果是生活上有什么缺的,朕会尽量满足。”
朱祁钰背着手,看着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而且还要两班倒的工匠。
没有办法,能工巧匠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压榨他们的同时,朱祁钰也要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