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陛下所思并非如此简单。”
陈循在旁附和道:“前进,便是往前,不守旧。”
话到为止,再往下说,就是圣人不尊祖制这种话了。
在火车面前,他们也提不出祖宗之法这种话,毕竟祖宗之法可造不出火车,而且,近两年来,阁臣也在为祖宗之法擦屁股。
这或许也是一种前进。
兴安等墨迹被纸张吸附,便将其传给内官,通过传话力士大喊:“陛下为火车题字【前进】!”
百姓的文化并不高,但前进两字他们还是知道的。
和官员不同,他们并不需要去意会这两字背后含义,只是知道,以后这辆火车就叫前进了。
前进号将成为大明第一辆火车的名字。
钢铁构造的火车给了百姓巨大震撼,特别是其身后拉着的车箱,每一个足足有他们房子那么大。
这么大的车箱,能载十万斤,看来并不是夸大其词。
如此巨物展现在世人眼前,就连皇室的人也都十分兴奋。
朱祁镛双手紧紧握拳,经过了解,他深知火车可谓是大明智慧的结晶,这智慧不仅仅是格致院中那些学士的智慧,更是结合了工匠的智慧。
所以,他也能理解圣人特意摆出如此大的排场是为何,并非好大喜功,而是今天确实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火车可不会因为已经运行而停止研发,它会随着大明一起前进,待铁轨铺遍大明,那么也预示着大明各地来往更加方便。
这可不仅仅是从军事上改变整个战争模式,更会影响到方方面面。
朱祁镛能这么想,格致院的其他人更是如此,知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若具象化,就是眼前的这一辆火车。
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激动的红晕,目光炯炯盯着火车。
至于王恭厂的工匠们,看着自己手搓出来的成果,就那么运行起来,内心的成就感简直就要爆棚了。
钢铁巨构太过震撼人心,而这里面的零件,与王恭厂一个个工匠息息相关,小到一枚螺丝,都是他们仔仔细细打磨出来的。
而一些武官已经在想象,当后面的车箱装上人,一辆火车可以运送多少士兵、粮草等其他军需了。
立场职位的不同,看到火车之后,想到的自然都不同。
但是,谁都知道,当那钢铁制成的轮子转动起来,大明就已经迈入了另一个时代。
在力士喊完之后,背景音乐继续响起。
朱祁钰面对驾驶员,开口道:“这是火车第一趟前往西山运煤,不要急,好好看,安全生产最重要。”
今天是火车运行的第一天,自然也是要试验运送煤炭,虽然不会一下子就满载,但朱祁钰还是要告诫驾驶员不要太过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