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要印纸币,那也不是在朝堂群策群议,至于提出来的官员,朱祁钰也没打算处理。
大明以前就是这样子,公开召集工匠、画师,然后印宝钞,再然后,人家早有准备,你印我也印。
印钞技术的保密等级,后世任何主权国家都是绝密,程度堪比战略核武。
原料到排版,再到各种防伪技术,在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出现之前,该垄断的要垄断。
朱祁钰倒是想在造纸术上面研究一种只有朝廷才能生产的纸,可就算是存折,其技术壁垒也还不够厚。
圣人一锤定音,朝员也没有继续在这议题上面纠结。
朝会需要讨论的事情很多,就比如新农具的推广情况,由工部牵头,户部出资,整个京畿地区开荒指标划定,提高农户生产激情。
“禀陛下,工部所负责农机推广,京畿一百一十六县,已有五十八县及其下辖村落登记贷款购买农机,所需农机三十五万七千八百三十二台。”
赵荣出班开口念起了数据,道:“然,至今王恭厂仅完成螺旋叶片五十万余片,尚有一半还未完成。”
以当前的生产技术,浇筑出来的螺旋叶片,只需要打磨一下就能出厂,当前加班加点,也仅仅是完成了一半,扩产便是必须之事。
所幸,西外城的分厂已经可以开炉,再过两三天,产量应该就可以跟上。
“朕会让西山工厂匀出产能,外加上西外城分厂,完成指标不是问题。”
朱祁钰开口,道:“此番京畿试点便如此紧密,各官吏需要加强深入每村每户,了解详细情况,民生所计,胆敢贪污受贿者必斩。”
“是,陛下。”
赵荣领命,现在由他来汇报,已然表明了周忱内退,今年若是无其他意外情况的话,来年他就要变成尚书了。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要尽量避免承担重任,这样才能无意外过渡,可圣人并没有让五部有能偷闲的时候。
大明各项目推进不容官员推脱,都察院和刑部以及大理寺时时刻刻准备着接收被审查的官员。
任何腐败懒政的借口都不行,有功便赏,有罚便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荣虽然累,但处理的项目多了,经验比他以前五年所学到的还要多,自信心也养了起来,站在朝堂上一点都不慌。
“另外,倭国长崎传来消息,成国公已经交接长崎之地,往后此地便是我大明海商通商口岸。”
朱祁钰见赵荣入班后,立刻说道:“如今大明有天津与松江两处市舶,松江市舶前往倭国海路尚未勘探,因此,朕决定在天津发放前往倭国海图,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官员闻言,立刻就小声讨论了起来。
于谦和王直两人,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等待帮圣人说话。
“陛下,海图乃是军机之物,发放与海商,难免落入外邦之人手中,臣斗胆,认为此法危害大明沿海安全。”
有御史经过短暂小声议论后,就站出来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