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能组织起来的抵抗力量是有限的,若是抵抗失败,那么需要面对的就是敌人残酷的报复,抵抗越是激烈,那么报复越是残忍。
有的村落就是如此,他们的武士没有弃农户而去,选择与村民们一起抵抗外敌。
往往敌军杀到的时候,整个村落都没有防备,能够组织起来的人,也就二三十人,拿着锄头和菜刀,仅有的甲胄和弓箭就只有武士和猎户有,这样的战力,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为什么村落武士都要跑,不跑的话,根本无法和早有预谋的肥前军队抗衡。
如果跑的不够快的话,甚至连敌军的远程武器都无法有效避免,到最后还是被抓或者被射死。
每个地区,总会有那么一些能为他人义无反顾的人,而现在,这些人会死在开战的前期。
前期,这种人并不少,都是生活在一个村里,多少都是有些感情的,当生死危机时,往事种种的记忆,都会迫使那些人站出来。
肥前国的武士会把反抗者直接杀光,反正过个两代,基本上什么仇怨也就消失无踪了。
部分侥幸逃脱的村户,遁入山林荒野,失去了田地,失去了家庭,荒野求生,幸运一些的,就会遇到其他和自己遭遇一样的人。
经过一番各自警惕,最后决出一个头领,抱团取暖。
有着被屠戮的遭遇,这些村民的心态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想要活下去,那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残忍。
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人,落草为寇,也是掀开了乱世的一角,回想那些为他们出头的人,胸中义气,虽遁入山林,但随着人多起来,聚义便是常事。
因而战乱往往会生出匪患,就如同大明的闽地一样,战后匪患猖獗,若是无法安抚百姓,那么稳定都是虚妄。
聚集起来的匪类,口中说着义气,可他们的危害并不亚于士兵。
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筑前国与肥前国的交界处,就立起了无数个山头,一有士兵劫掠村庄之后,若是离开,那么他们便会再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收拢有生力量的同时,也是捡一些残羹剩饭,就如跟在狮群后面的鬣狗,也似盘旋在天空的秃鹫。
其中也养起来了一些野心家,想在乱世之中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脱离了大名控制的武士,俗称为野伏,也称为浪人,现在,他们多是山头头目。
有野伏自称九鬼野,以此为名,号令诸贼,很快就聚揽了大量的势力。
九鬼野没有去招惹肥前国的军队,在凭借着自己武士身份而得到些许实力后,他的目光和肥前国的军队一样,看向的是筑前国的其他村庄。
柿子总是要挑软的捏,所以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总缠苦命人。
匪乱因兵乱而生,辐射速度,甚至在兵乱之前。
当然,在面对军队的时候,村落无反抗之力,可面对匪乱,地方武士并不会坐以待毙。
大大小小的纷争在怡土郡和的土地上演。
九鬼野一身东拼西凑的甲胄,手上握着寨众中最好的倭刀,草鞋踩在地面,看向远处拿着锄头或是其他各种农业工具和自己对峙的村民。
“后面便是贼军,前面的武士阁下,现在挡了我等,还能挡得了后面的贼军?”
九鬼野想要避免冲突,现在告诉眼前村户后面有军队,那么他们就能选择是加入自己还是等待着被军队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