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更是两眼放光,死死盯着那不断送入图书馆的书。
“圣上说了,这些书籍,还需要各位的才学验证,因而,不要盲从,若是能提出证明论据者,格致院有奖学金。”
王直看着眼前的这些人,都是好苗子,以后都是延续儒学的擎天之柱。
至于那些宿儒,王直现在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格致院才是儒学的未来,这是王直当初向圣人求来的。
新儒生在格致院,并非是那种师生模式的学习,而是相互之间,以学长的模式,相互讨教,相互进步。
随后,王直又介绍了一下被【请】过来,实则是被买断的宗教学者。
学术翻译还是需要专业的人配合,否则在某些描述上出问题,就有可能造成一连串的错误。
因而,朱祁钰才要了两个人,虽然是宗教学者,但朱祁钰的选择也不多。
大明到处缺人才,外语也是如此。
更不要说罗马如此遥远的国家,语言上的翻译,很难说十分精准。
朱祁镛赶来的时候,王直已经介绍完,整个图书馆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王直看到朱祁镛,有些意外,之前才刚宣布襄王任职盐业工司主事,这襄王世子转头就来格致院,如果说后面没有人指点,那肯定不可能。
“晚辈朱祁镛,见过王尚书。”
所幸现在院士儒生的心都在图书馆,连王直也都管不上,朱祁镛过来也就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见过世子。”
在朱祁镛行礼之后,王直同样回礼。
皇亲天然比官员要高级一点,可也仅仅是一点,见面后,客气些的,基本都保持先由晚辈向长辈行礼,而后才论品阶身份,不客气的,那就反过来。
“王尚书这是亲自送书,不知晚辈可否有幸一观?”
朱祁镛看了看那拥挤的人潮,就想着能不能走走后门。
闻言,王直无奈摇头,道:“世子也看到了,本官也难办,不过,既然世子能进格致院,必然有圣上手书,那不如与院士儒生一同听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课?”
朱祁镛可是了解过的,格致院可没有上课这一回事。
“来了俩罗马人,院士儒生需要先由他们讲解一番新书,而后才会自学。”
王直点头,道:“不过,圣上有言,现今通事翻译并不完全,或有不准确之处,若有人能验证,便会给予奖学金,世子不如也试试?”
朱祁镛没想到还有奖学金,他倒不是缺那点钱,只是惊讶于读书真的能赚钱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