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陈循就站出来,说道:“如今海贸通畅,臣以为,青州府更合适,靠近莱州与登州,在此处设点,往后或能照应周边各府。”
青州府位于山东中间,到哪里都刚刚好,就以效率而言,青州府也不错。
现在可不是哪里富饶就在那设立银行,而是银行设立在哪里,必然吸引大量商贾人流,促进地方发展。
“不如设在衮州,其府比邻徐州府,江南等地之商贾,至衮州之后,便无需再多运送钱财,如此也能吸收江南储蓄。”
于谦开口道:“徐州本就是要地,以衮州府为桥头堡,让南边为北方发展输送经济,可使整个南北都受益。”
听着内阁大臣侃侃而谈,朱祁钰揉了揉眉间。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就一定要给出不同的选择。
“好了,朕不是让你们陈述哪里好,而是要选在哪里。”
朱祁钰扯起嘴角,道:“难不成要到朝会去论一论?到时候,别说三处州府,整个山东都会觉得自己所辖之地合适。”
这么一说,内阁大臣也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他们想的是给圣人一些建议,好让圣人能更好决定,可官场沉浮,听到同级的同僚提出建议,下意识就选择了另一个没人说的建议。
内阁大臣们沉默片刻,王直看了看陈循,又看了看于谦,随后道:“那圣人是想让银行发挥什么作用?”
山东设立银行,哪里不是关键,而圣人具体要干什么才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便商贾,创建良好营商环境。”
朱祁钰毫不迟疑说道:“当前商贸发展,不能局限于北方,局限于京城和天津,大明的银行分的是行当而不是区域,因而,在山东设立银行,也是为了商贾方便,助力各产业发展。”
闻言,大臣们对视一眼,随后由陈循起身道:“陛下,那便设立于青州府,位于山东中位,对于周边都有助力。”
顿了一下,陈循才继续道:“山东有官道,有运河,三府之地,基本都差不多,唯有地理位置不同尔。”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那山东设立商业银行之事,就交给户部安排。”
没等陈循拜下领命,朱祁钰又道:“银行增多,自然也需要由相应的管理衙门,商业银行虽归于户部,但户部当前管理有些混乱,还需要梳理一番。”
“是,陛下。”
现在银行分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另一种则是面对工农的银行,而户部所需要负责的,便是商业银行。
一两家银行和遍布整个大明的银行是两种概念,管理模式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
“另外,自京城往天津方向铁道线路勘探如何了?”
朱祁钰看向一直默默无言的周忱,这位老尚书现在十分自在,接班人赵荣将工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等工地完工,为赵荣请上一功,那么他就能功成身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