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大村纯忠第二次来到城主府,光是周围的护卫,已经和以前全然不同。
新立在围墙后的了望台,十步一岗的哨兵,以及被砍伐出来三丈宽的空地,直接将城主府变成一处真正居高临下的堡垒。
喜儿在城主府大门前停下,翻身下马后,出示腰牌,带着紧随而来的大村纯忠进入。
至于大村纯忠的那些奴仆,自然会有人安置。
再临城主府,大村纯忠发现,不仅是外面变了样,内里的各种景观也都被改造了一番。
来往巡逻的士兵,见到喜儿后,也会驻足行礼,随后继续巡逻任务。
喜儿没有带大村纯忠进主屋,而是在辗转到了一处摆放着石桌石椅的空地。
石桌上摆放着小炭炉,炭炉上的铁水壶已经冒着蒸汽,旁边是一个小茶盘,茶盘上则是茶碗茶杯。
这些可是喜儿的私货,虽然城主府中也有茶具,但相比茶壶,喜儿更喜欢茶碗。
上行下效,京城谁不知道圣人泡得一手好茶,特别是这种功夫茶具,在圣人手中更是赏心悦目。
“坐吧。”
喜儿先坐了下来,指向对面的石椅。
在喜儿身边还有一个通事,帮忙换水的同时,也是避免大村纯忠这半吊子出现什么沟通上的问题。
闻言,大村纯忠连忙鞠躬,嗨了一声后才道:“谢大人。”
入座后,他的双手就放在膝盖上,身体挺立的笔直,目光看着喜儿那流畅的动作,洗茶具、取茶、泡茶、闻茶。
一套流程之后,空气中已经能闻到岩茶的茶香。
倭国所能得到的茶叶,多是以茶砖的形式,或是抢,或是买卖,进入倭国后,可没有像喜儿这样泡的。
没有华夏那样成熟的条件,他们只能将茶砖连同碎屑碾成粉末,然后在热水之中,用竹筅打出细腻的泡沫,粉末越是细腻,那么茶水的色彩就越接近泡出来的样子。
这样的方式属于华夏唐朝时期的煮茶,但又做不到华夏煮茶那种儒道缥缈的感觉。
与倭国的大多数学来的东西一样,基本上是东施效颦。
能见证真正华夏茶道,大村纯忠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嗅着空气中的茶香,他十分郑重接过小瓷杯。
“不要一口喝,品字分三口,一口试茶温、二口闻茶香、三口才是品茶。”
喜儿卖弄了下基础喝茶知识,很多内官都和他一样,心中总有显摆的冲动。
大村纯忠听得认真,重重点头之后,开始按喜儿的吩咐喝茶。
现在,大明炒茶发展已经十分完善,而岩茶就属南方最为出名,其中岩茶以武夷为首。
光是圣人喜欢泡茶,掀起的风气就让闽南一地的茶农不愁销路,极大增加了茶农收入,并且吸引流民回归耕地。
三口喝完杯中茶,大村纯忠眼睛明亮了起来,这可比茶粉泡出来的茶还要好喝不知几百倍,就算是喝完之后,口腔中的回甘绵长,呼吸都带着香气。
“好喝。”
大村纯忠情不自禁道。
“应该说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