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走上前,禁卫的领队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直接拦在了兴安面前。
“宫廷重地,止步。”
一手抬起,另一手已然握在刀柄上,领队目光上下打量起了兴安。
兴安半脸围着简单的毛巾,这是福利院的孩子送给他的,最近他一直戴在身上。
露出的眼睛,没有丝毫恼怒,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张腰牌,展示到对方面前,道:“掌印太监,兴安,回宫复职。”
那领队其实早就认出了兴安,但宫廷重地,他们是景仁宫的防线,就算是掌印太监,没有出示腰牌,也不能接近入内。
接过腰牌,核对之后交还了兴安,领队才开口道:“请到一旁登记一下。”
宫门进出自然是要登记,就算是朱祁钰也是一样,只不过朱祁钰不需要自己登记,会有舒良或是兴安帮忙处理。
因而,兴安也算是熟门熟路,往前走了段距离,就在大门侧边,就有一处不大的值班房。
像兴安这样的身份,复职是需要通知皇帝的,登记之后,就有人引着兴安入宫。
景仁宫增添了些许绿意,不再是白花花的一片。
回到自己的宿舍,兴安感觉到自己的心境有些不一样,随意将背囊放在一旁干净的桌上,就算他不在这里,但也每日有人来做打扫。
无论是桌椅还是其他家具,都没有蒙上灰尘。
想着还要复职,兴安也没有多感慨,便从衣柜中取出自己的官服,准备沐浴更衣。
文华殿中,尚书们正在讨论如何对宗藩施加限制,避免大明的民生命脉不至于被一些无能的领导给败坏。
对于让襄王管理渤海盐业工司,尚书们已经是全票通过,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无疑都是好事,不过需要多一些枷锁。
从中得出的结论便是,加强朝廷对于此类工司的反腐反贪力度,将属于朝廷的工司纳入都察院乃至大理寺的监管范围。
此类法规条例,自然就需要金濂来梳理。
而向襄王这样的人钉在渤海,便能以皇室的身份威慑辽地一应权贵,毕竟那些异姓权贵再尊贵,能比得上老朱家的亲王尊贵?
虽然尚书们没有再提起,可结合一开始圣人询问辽地权贵,而后再宣布襄王的调动,两者相互印证,自然很容易得出结论。
比起一个个处理,还不如抓一头头羊放入羊群之中,必要时也容易一网打尽。
朱祁钰听着尚书们的建议,身旁的舒良悄然靠近,再朱祁钰耳边低语,告知兴安复职的消息。
微微点头,朱祁钰示意自己知道,和政事相比,兴安复职只是小事而已。
轻咳了一声,让尚书们的讨论都停了下来,朱祁钰才道:“那之后,等襄王回京,其亲眷便在京中常住,而朕也会在朝会上宣布由襄王管理渤海盐业工司的消息。”
就像拍卖行落下的锤子,朱祁钰给这事下了定论,细节方面再慢慢填补,总不能将珍贵的时间都放在扯皮上面。
“除此外,还有山西煤业、矿业,以及各类冶炼业,往后皆可依此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