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院士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称号,代表着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水平与核心力量。其地位不仅体现在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上,更延伸至社会影响力、资源调配权以及国家战略决策层面,是一种兼具专业性、权威性和公共价值的终身身份象征。
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世界上有财阀、军阀的说法,那院士就属于是学阀最顶尖的那批人。
每一个院士的背后,都有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夸张的说,哪怕是省市领导见了这些院士,也要客客气气的。
这样的人,居然主动来滨州市,这让沈青云很难不怀疑他的真实目的。
桌上的凉白开被晒得温吞,沈青云喝了一口,舌根泛起苦涩。
王海生去年考核时,张银峰当时还是秘书长,私下提过一嘴,说这人为了政绩有点急功近利。难道这次又是急着拉项目,没摸清对方的底细?
正琢磨着,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张银峰迈着自己一贯的轻缓却带着节奏的脚步走了进来。
他进来的时候,沈青云正对着林俊威的资料出神。
“书记,组织部的整改报告……”
张银峰抱着文件夹进来,看见沈青云在那发呆,有点意外。
“放那吧。”
沈青云点点头,随即说道:“知道了么,有个院士来咱们滨州市考察了。”
“您说那个林俊威院士?”
张银峰惊讶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
沈青云不解的问了一句。
“王海生发的朋友圈。”
张银峰笑了笑,随即说道:“我就顺手在网上查了一下。”
沈青云点点头,指尖在桌面上画着圈,轻轻的说道:“"招商局说是偶遇,但我总觉得有点蹊跷。你见过哪个顶尖科学家,会因为聊得投缘就临时改变行程?”
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空气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张银峰把文件夹放在桌上,轻声说:“要不要让熊杨同志那边留意一下?查一下这个考察团的背景。
沈青云摇了摇头:“先不用。”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肖如水的号码:“如水同志,你亲自去接待,多听少说。问问清楚考察团的具体诉求,是技术合作还是产业投资,有没有带合作方案。”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不要轻易许诺政策优惠,一切按程序来。”
挂了电话,他走到书柜前,望着里面排列整齐的党史文献。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书脊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像一道道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