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县刚经历风波,就像被暴雨冲过的田垄,得有个能镇住场子的人把土重新踩实。”
“郭清泉懂政法,性子刚,适合做这块压舱石。”
“压舱石?”
楚镇邦笑了起来。
这一笑,把乔良吓出了一身冷汗。
档楚镇邦又说话了。
“可石头太硬了也不行,容易硌坏船板。”
“竹清县有陈默那样的人,像株野竹,看着柔,根扎得深。让郭清泉去,得让他学会柔,刚柔相济才能成气候。”
乔良这才松口气,连忙应道:“书记说的是。我会跟郭副处长提,到了地方要多听多做,少摆省厅的架子。”
“他是块好钢,到基层炼炼,去掉火气,才能成
大器。”
楚镇邦“哦”
了一声,但又说道:“你跟季光勃想的铁三角,我大概能猜到。”
“但官场不是江湖,讲义气更讲章法。”
“你们三个,一个在省委中枢,一个在政府序列,一个在基层一线,若真是心齐,该像三颗钉子,各司其职,把这一片的盘子钉牢,而不是结个圈子搞小团体。”
楚镇邦这话不轻不重,却让乔良后背又是冷汗直冒,仿佛他们搞的小圈子,被这位快退休的老书记看了个清清楚楚那般。
可乔良却还得哄老书记开心,极谦虚地承诺道:“书记放心,我们绝不敢搞小圈子。”
“季厅说,跟着您做事,就像在大树下培土,土肥了,树才能长得更茂,我们这些围着树的,自然也能沾光。”
“就是季厅能在政府口担任副省长吗?”
乔良最终还是把这话问了出来。
楚镇邦也明白这小子今晚会问这件事,应道:“这不是你小子该操心的事,我这几天会找老季过来好好谈谈的。”
“你这阵子在基层,把性子磨得圆了些,但圆不是滑,是懂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