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又偷偷跟过去了。
果然风俗不同呢,这边的葬礼是“屈肢葬”,把死者侧着放下去,而且经过系统的大概翻译,李盛了解到他们还要“二次葬”,就是在一段时间后重新挖开清理遗骨,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死者的骨头放入一个陶瓮中,以家族为葬墓群合葬在一起。
等秦兵过来,李盛都把这边的地形特点走熟了,什么部落酋长族长也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不但还了积分债,还又攒了一大笔积分,泰山搞事绰绰有余,李盛就很美滋滋地找了个地方窝着等秦军过来。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嬴政以“不敬人主,不尊法度”的理由,派了四十万大军,分路向百越地区大举进攻。
刚开始的战事很顺利,靠着先进的武器和人数优势,秦军很快就占领了东越地区(后世浙江南部地区温州一带)和闽越(福州地区)。
另一支秦军则是迅速攻克了番禺一带,势如破竹。
这两路秦军一路往西南而下,对西瓯、雒越等地展开了攻击,呈夹击之势。
但这时候的战局就不像是刚开始那样顺利了,随着战线向西南方向推进,战事也越来越激烈,越人的抗击力度也越来越大,作为本体土著,他们对于当地的山川地势河流树木都无比熟悉。
而且越地人打起来其实也是非常彪悍的!
借助着深山老林的本地优势,秦军人数和武器的优势被削弱了,伤亡也很重。
历史上这场仗其实打得很艰苦,史书记载“三年不解甲,千日不弛弩”,可见是一场旷日持久且艰苦卓绝的攻伐战役。
为了这场仗,嬴政还提前以人力修筑运河,特派一批“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可以说是打定主意,就算投入再多,也非得把越地收入囊中了。
但损耗不能说不大,李盛觉得这不行,还得打匈奴修长城呢,不能把人口耗在这里。
这一世因为有李盛提前就在越地生活了十几天,很多事情就可以改变了。
等王贲等人战事遇阻的时候,大家都盘腿坐在一起开始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就在发愁的时候,随着密林中传来簌簌的响声,伴随着一声虎啸,一只巨大的灰黑色猛兽从林中飞跃而出:虎爷来啦!
李盛绕着这些人走了一圈,看他们嘴唇都起皮了,真是惨死了。
“嗷呜~”走吧,先去带你们找水喝。
秦军之前饮水的一条河流被越人从上游污染了,新的水源还在寻找,这边随行的当然也有专业人才,但是哪儿有虎虎这里方便快捷?
李盛把他们带到自己觉得最清甜的河流边上,看着他们在旁边架起锅灶来。
现在的问题是越人难以寻觅踪影,只要能找到人,打是一定打得过的。
李盛围着王贲转了两圈,用头顶了顶他的后背,示意让他跟自己走。
一行人跟着老虎爬上这座山的山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条路是真好走啊!
李盛表示,这都是他尾随当地土著才知道的小路,人家当地人都走了十几年了,当然好走。
王贲跟着老虎在山顶站定,大老虎朝着西南方向定定地望了望,又转过头来看向王贲,用尾巴指了指他腰间的刀,王贲试探着拔出来,大老虎伸出前爪,把刀锋掰到背离西南边的一侧。
“虎君,您是说,不能对他们随意动刀,要尽量招降而不是杀伐,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