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是个好日子,一觉睡醒,采了蘑菇回来,姜蘅就收到消息,营业执照下来了,电子的已经出炉,实体的要明天快递送到。
姜蘅第一时间申请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之后村长和村会计再次上门,详细商量她想要承包的那么一大片土地,以及山地的相关要求,比如她想要在上面建造生活区是不可能,但可以建造几个小房子,方便看守。
就是要注意,这些小房子不能建在良田上,良田就是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那些,那些只能用来种植。
村长想到姜蘅之前第一时间表示想修建生活区的样子,看了眼姜蘅这个房子,确实有点……没那么好。
就算是没出事之前,她家也并不富裕,和村子里大多数人家一样,混口饭吃。
这房子还是后来姜蘅长大后,姜二秋和秦玉凤两口子修建的,因为缺钱,亲戚朋友都支援了一把,但也因此占地面积挺大,但房子主体修建得比较老气、狭小。
用来住人,还行,但不够舒适。
村长道:“你家这个地基还是挺大的,其实可以直接推翻这个房子,重新修个更合适的,你现在有钱了,可以放开手脚搞。(buduxs)?()”
“?(不读+小说)?[(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村长一顿,了然,提出另一个方案:“我记得你爷爷奶奶的那个老房子地基也挺大的,要是你大伯能同意,可以把地基批给你,咱们可以置换一下位置,在这边另外批一块地给你建房子,这是没问题的。”
姜蘅名下的地基已经很大了,没办法再批一块给她,但可以继承去世的爷奶地基。
姜蘅还没想到这点,她和爷爷奶奶住得有点远,一个村子中心、一个村子尾巴,再加上一直忙着读书,再后来爷奶去世,遗产跟她一个孙辈没什么关系,是她爸妈处理的,倒是忘了他们俩留下来的位置。
“我知道了。”她忙点头:“回头我问问我大伯他们。”
村长便不再说这个话题,重新回归正题,姜蘅之前说过的修路,经过实地勘察,可以修一个比之前预计更加宽敞的路,直通山脚下。
还可以打了申请后挖一些水井方便浇灌,就是每年要缴纳几千块的水费。
考虑到姜蘅对水产养殖也很有兴趣,村长还帮忙咨询了这个:“你现在这个水塘太小了,另外两个水塘也都很分散,我们研究了下,你要是想养殖,三个水塘都还可以扩张一点,最少也能大半亩!够你养不少鱼虾了……”
姜蘅很惊喜:“够了够了,多谢费心,已经很好了。”
原先提出的要求都没这么高。
比她想的好多了。
村长见她满意也很高兴:“这方面没问题的话,剩下就是价格了。”
这就轮到会计说话,他拿出土地规划之类的文件,挨个给她看她要承包的土地里哪些是良田、哪些是普通耕地,就在姜蘅想着良田价格是不是贵一些时,会计一把合上了文件,爽快道:“你是咱们村的后生,这些我们讨论过,反正差距就那么几块钱,属于咱们村的就全都按照240元每亩,山地30元每亩的价格,就是最低承包年限得是二十年。
至于村里其他人的土地,我们打算明天下午展开一个动员会,具体金额再商量,但有咱们这个价格在那,就算高也高不到哪去。”
姜蘅:“……多谢。”
她还以为会计不想谈,没想到是太大方了。
这个价格属实有些出乎姜蘅的意料,再加上她虽然手头钱不多,但来钱快,其实本来也没想就着价格争论,因此点头:“我没问题,承包的话我想的是三十年起步,剩下的大家手里的地,你们看着来,差不多我都能接受。”
会计和村长对视一眼,村长大笑:“我就说小蘅大气吧?不跟你搞那些虚的。”
会计嘿嘿笑着,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