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的记忆里,ipv最大的问题就是商家不愿意,有的本来支持和,后面又悄悄改成只支持,因为支持要多付钱。
钱教授耐心地听她说完,回应道:“你说的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点,还有其他的原因,现在运营商的设备都是ipv,而且后续要铺设的也都是基于ipv架构,要换的话……是一笔巨款。”
“可是,电信不是国企吗?如果是行政命令的话……”
在安夏的印象中,国企就是国家一声令下,不计成本,让干嘛就干嘛的。
钱教授又叹了口气:“他们已经在计划改制了,现在不能有这么大的变动。”
嗯,不是不感兴趣,是没钱……
第章我的源代码那可是我的……
ipv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技术,至于什么ip地址快要耗尽?这根本就不是事,甚至还让另一拨人先富起来了。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今年刚刚被提出来。
会被提出来,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新闻,说中国申请辅根服务器再次失败。
商人的嗅觉异常灵敏,在这条普通人根本都懒得看一眼的新闻中,有人发现了商机。
他们骂美国人欺负中国的同时,大肆宣传ip地址的稀缺性。
顺势推出自家研制的,带nat技术的调制解调器。
“咱们怎么没搞这个?”看着好几个公司一窝蜂的趁势宣传,紫金科技的同事们很好奇,为什么一向领先科技半步的安总居然没抢先,没追上时代的潮流?
这不像她啊,是看不上?
以前刚起步的安夏,一定会在看到新闻的下一秒就叫人过来讨论立项的可行性了。
现在安夏还真看不上卖调制解调器的利润,她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是掌握根服务器的国家们联手,直接拉闸断网。
普通人都受不了重回「那时书信很慢」的浪漫岁月。
更何况各种国家设施和项目都需要网络支持。
安夏决定继续尝试,看看能不能在电信改制之前,先欺负他们一把。
她向钱教授提出:“如果不趁现在全国的网络还没有特别普及,架起ipv和ipv的双栈建构,将来更难了,所有终端都得换。
到时候就不是一个公司愿不愿意换的问题,而是全国不知道多少家公司,需要这么多人同时同意……
不是我说泄气话,除非,不架ipv,公司会当场暴毙,否则不会有公司积极响应的。”
道理么,钱教授是懂的,阻止他奋力去争取的原因,也是经济利益。
安夏又继续劝:“这事,就像买保险。放在那里不出险,看起来交的保费像在骗人钱,真的出险了,才知道它的可贵。
我看美国人是不会松口同意在中国建辅根服务器了,哪天他们忽然想拉闸,整个中国就从世界ip地址上消失,干什么都不成,整个跟非洲大草原一样……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根服务器,谁拉闸咱们都不怕,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