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自己绝对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时,去顶头上司办公室,多半是惊吓,而不是惊喜。
宋文珍和其他几个人都在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个面谈提示。
直到他们得知信勇健在内网上发的贴子。
宋文珍打开那个贴子,眼睛飞快地扫了一遍,信勇健已经是用很克制的情绪,以报道新闻那种不夹带任何个人态度的笔法,来描述整件事情。
但是,下面的回复已经替他抒发了情绪。
大家都是打工人,看到上司装死、拖沓,还甩锅的事情,根本忍不了,纷纷站出来替他说话。
在第二页的尾端,安夏的号回了一句:“待查。”
所以,去薛露那里,应该就是要问这件事。
整个部门五个人,四个人都没好好干活,想混过去,那就得抱团了。
自古以来,法不责众。
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还是少数人手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有话语权的人站在那边。
只要给个过得去的理由,总不能为了保一个信勇健,把其他人全开了。
宋文珍跟另外三人套好了话,打算等薛露问的时候,把一些信勇健没做而他们做了的事情无限夸大,突出重要性。
信勇健的事情往小了说,如果薛露说某件事出错了,一定要摘干净,就说是他私自做的。
全部准备就绪,宋文珍率先走进薛露办公室。
没想到的是,薛露压根就没问她可可西里项目的事情,而是很和善地跟她说:
“别紧张,这次就是一次述职谈话。我想问问,你对论坛引流的措施,有什么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领导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呗。
薛露问了好几个问题,宋文珍自我感觉回答得非常好。
最后薛露问:“做为团队长,你来评价一下你的组员表现。”
宋文珍心中警钟大作,她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像小学班主任在成绩册上写的学期评语一样,先说好的,再说不足。
对于信勇健的不足,她说的是不服从管理,十分自我。
这句话在以前的国企来说,是挺严重的罪名。
薛露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打了几下,然后就让她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