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纷纷起来,决定早点出发,早点离开山区的范围。
临走时,车队留了一个高压饭锅给兵站:“用它做饭吧,半生不熟的饭实在太难吃了。”
测试和采样小哥很有出息,跟人聊了聊,就坐到了部队的车上,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老汽车兵们询问各种高原山区里的天气知识和地质知识。
比如天上的云变成什么样,代表着大概几点要下雨下雪。
跨越东达山的时候,雨和雪都见识到了。
仪器的预警功能最快一次提前十五分钟,最慢一次,刚发出预警,雨就落下来了。
老汽车兵的人眼预警功能则发挥的十分稳定,甚至还能通过云层的模样,判断雨会下多久。
“这个小东西,也没什么用处嘛。”一个老兵说。
采样小哥笑着说:“它的数据量也就只有两天,你脑子里的数据,都攒了十几年啦,别欺负小朋友。我还不如它呢。”
“人嘛,总有第一次,有了这个仪器,从来没有走过国道的人,也可以自己开车过来,准确判断情况。”
“从来没走过的人,都有师父带,用不着。”
“出来玩的人哪有师父。”
老兵满脸写着疑惑:“来这玩?有什么好玩的?环境这么差,又没吃没喝。”
“我也不知道,我们安总说的,说以后在上骑自行车都会堵车。”
老兵摇摇头:“那肯定是遇上塌方了……不对,谁在上骑自行车啊?你们安总肯定是在哄你。”
今天一路上又记录了许多数据,傍晚才到达左贡兵站。
眼看着想去邦达兵站,只有等明天了。
经历过荣许兵站,左贡兵站的条件让车队里的众人无比感动:“天啊!有电!!”
“快看快看,还有水!!”
这群来自的人,刚到左贡兵站时的样子,让兵站的人一度怀疑他们是刚从深山老楚里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可能停留在解放前。
在左贡兵站可以大方地用电,紫金科技的同志们抓紧时间整理数据,把数据另外备份。
左贡兵站的指导员得知他们在荣许住了一晚,顿时理解了他们的「无知行为」。
“他们是真的条件太差了,什么都没有,想自己种点东西,土都不行,地太薄了,种什么死什么,只能靠车从芒康送过来,到他们那里都第四天了。冬天天气差,可能一两个月都没有车过来,他们就只能吃囤着的土豆茄子青椒。”
大概中国人民对种菜的热情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连司机们都跃跃欲试,那个热情的东北司机,甚至商量着能不能从东北运黑土过来。
“我们东北的土,特别肥!种什么长什么!”
“对,还可以运点小猪过去,养猪,就有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