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村里到处都是人,也不怕冷,都到处窜呢,安全的很。
不过就算这样,杜鹃也不去偏僻的地方,她做公安也有半年多了,可真是见过恶人。村里虽然没有什么坏人坏事儿,这些年都挺稳妥,但是也没什么是绝对的,她夏天那次回来,不就有人想要靠着“落水救人”算计她?
正因此,杜鹃也是谨慎小心的。
她跟着杜家一大家子的大大小小,浩浩荡荡的,靠边儿都别想。
杜鹃虽然谨慎,但是玩儿的也是很开心的,相比于城里的环境态度什么的,村里还是很有过年的氛围的。热热闹闹的一小天儿,眼瞅着到了傍晚。杜国强一家子这才踏上回程。
“小杜鹃真是有福气,强子一家真是疼闺女啊,你瞅金贵的。”
隔房的婶子感叹着,只觉得杜鹃幸运。
也有出来遛弯儿的不认同,说:“一个姑娘罢了,怎么就养的这么金贵,还不是要嫁出去。这没个儿子都没人养老送终。哎。你家小三子就没说过继个儿子?这没儿子将来可怎么办啊?”
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
“你可管好你家吧,你家倒是儿子多,过得紧紧巴巴的整天吵吵吵。这还管上别人家了。”
“就是啊,老三他们家四口人三个工人,日子多体面,到时候退休了都有钱,还说什么养老?他们不需要人养老啊。到时候我那妯娌退休一个月大几十,还能不够夫妻过日子的?”
杜大嫂真是羡慕自个儿那个妯娌,你看看人家的日子。
不过羡慕归羡慕,她是不嫉妒的,干不起!
再说。人家也不靠男人。
甭管什么时候,自强自立能干的女同志,多少都是被人羡慕崇拜的。
就说杜大嫂,她其实心痒着老三家的工作,也憧憬自家儿子能不能占个便宜,但是想归想,实际上她也知道不太可能。三小叔子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你做十分,他回报你十二。这就不错。
但是想让他无条件的付出,那不可能了。
杜国伟眼馋他家的工作,她家不眼馋吗?也眼馋啊,但是知道拿不到。
再说,陈家兄妹可真够虎背熊腰的,害怕!
杜大嫂:“一个孩子也有一个孩子的好,我可听说了,城里同样的双职工家庭,日子过的都不如我小叔子,这因为啥?就因为孩子少啊,生的多了,还能不操持?就一个孩子又是女娃儿,那日子可不是就轻松很多。”
“这话不是这么说的,虽然现在过得好,但是那老了呢?人走的时候谁给摔盆?”
杜大嫂:“人都死了没了。还在意谁给摔盆?你想的可真多。再说我家这么多小子呢,谁不能干?”
“老大媳妇儿,大过年的说这些晦气不?赶紧呸呸!”
杜大嫂:“呸呸呸!”
杜大嫂听到婆婆叫人,也往回走。
当她不知道呢?
这些人都是嫉妒。
他们都是嫉妒老三一家子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