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全乱了,短时间是心算不出来了。
林梦秋放弃了当场验证答案,退而求其次,先记下题目,回头再来验证他的答案……
“178945÷321等于多少?”
“557有余。”
“……”
不能再问他基础的加减乘除了!!
要么他乱答的,要么他真算出来了。
可他真的乱答的么?
林梦秋虽没算出准确答案,但凭数感估计也确实是这个范围。
从陈拾安轻松淡然的表情能看得出来,她出的这些问题根本对他造成不了丝毫的难度。
确实有些人专门训练过心算速算,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算出答案,但陈拾安连学堂都没上过,林梦秋自然不觉得他有特地去训练过什么心算速算。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他真就是硬算出来的,或许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技巧也不一定,但他对数字的敏锐程度依然不可辩驳,这是一种数学能力的直观体现。
不过,做数学可不单纯只是算得快就能做得好的……
林梦秋冷静下来,其实到这里,陈拾安已经给到她足够大的惊讶了,几乎是颠覆了她对‘九漏鱼’的认知。
不过她依然没有罢休,琢磨一会儿后,问了他一道初中常见的解方程。
“(x+1)(x-2)=2x(x+3)-1,x是多少?”
陈拾安愣了愣,问道:“艾克斯是什么意思?”
“……就是未知数。”
“噢——”
还[噢——]!扣你一分!
因为题目比起简单的加减乘除多了一些变化的缘故,这次陈拾安就解得没那么快了。
像这样的题目涉及到方程的简化,林梦秋自己也是心算不出来的。
见陈拾安久久没有给出答案,林梦秋也算是找回了一点场子。
“?”
“嗯,等等,我需要用笔算一下。”
林梦秋看着他,只见他拿出来本子和笔,用圆代替X的符号,把式子先写了下来,然后开始硬算……
不一会儿,陈拾安就算满了一整页的草稿纸,但答案他也算出来了。
“三分之一?”
“嗯……”
林梦秋没忍住道:“你直接在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x+3)去分母,再展开各项,移项化简就不用算得那么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