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042拍戏ing
贺洵心思急转,这一瞬,殿下的林渊给他一种强烈的陌生感,那眉眼中隐藏的锐气与从容,分明就是邵景!
清晨的光线之下,林渊自后排缓缓走来,面容清隽,说他是天子钦点的探花,谁都不会怀疑。
在镜头前,林渊整个人丝毫不显浑浊,也没有一丝脂粉气,他表现得就像一个有理想的书生。
“臣有事要奏。”
大殿之中,林渊的声音清晰可闻,便是贺洵与他相隔一段距离,也能够听得清晰。
“邵卿家请讲。”
“陛下,臣听闻,此次中原大旱,各地有流言称,系紫微星有变之故。”
“前朝武宗时,天子年幼,朝政由权相罗令把持,罗令其人擅权,又刚愎自用,陕地大旱,罗令却派出心腹至陕地大肆搜刮,是以灾情更重,民不聊生。”
“本朝虽无罗令那般擅权之人,臣却觉得,于百姓而言……”
一句一句台词,林渊说得抑扬顿挫,和剧本中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漏。
编剧迟新默默挪到程一远面前:“很久没见把台词背这么熟的年轻人了。”
程一远瞥他:“有那么夸张吗?”
迟新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你平时合作不到,我可合作了不止一个。”
林渊这种台词水准,后期根本不需要上配音。
《权臣》当然不都是这种大段台词,只是朝堂争论,不引经据典不行,不把对手绕晕不行。
剧本里,邵景的人设就是这样,现在是他年轻的时候,他尚且有一番年轻人的热血在,等邵景步入中年,成为权臣,便会更阴一些,讲究谋定而后动。
邵景之言是为皇帝说话,为首辅还政铺垫,他这段台词过后,自然引发了首辅一党的攻讦。
然而,即便遭遇攻讦,邵景仍不畏惧。
从迟新的角度看,这一段表演里,他能从林渊的眼睛里看到星星——只是假设,星星不可能存在。
但他能感受到。
殿中的青年神采飞扬,首辅党羽攻讦他的瞬间,他毫不畏惧,而是往前走了一步,直视首辅的眼睛——
“中原旱灾,辽东灾祸,此等种种,首辅大人可敢担责?”
“先帝之令,首辅大人为何不听?”
“宋庐州,你高居首辅之位,与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有何区别?”
三句质问,青年声音越来越高,声音在殿中回响,只莫名叫人产生激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