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洵的演绎是足以令旁人看出天子的欣喜的,一旁的邵景也在回应着他。
迟新小步挪到程一远后面:“你是不是和贺洵说了什么?”
“怎么看出来的?”导演好奇道。
“他俩的关系看起来好了不少。”迟新道,“我又不瞎。”
原先在剧组里,林渊和贺洵的关系称不上坏,但大家都能看出来,两人平时的交流偏少。
虽然这并不影响拍摄,林渊和贺洵都是很专业的演员。
但今天的演绎很明显
……有股自然而然水道渠成的味道。
迟新甚至已经可以想象,待后续剧情跟进,观众恐怕会为邵景和天子的离心感到失落。
毕竟在这样的夜晚,这两人曾经跨越了君臣的隔阂,如此靠近。
尤其帝王和邵景都是位高权重者,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谁都懂,如果他们能够继续彼此信赖,那将会非常宝贵。
“林渊演得真好啊。”迟新感慨道。
年少时的邵景已经展露出了锋芒,但在天子面前,他却仍保留着诚恳的一面。
在《权臣》剧组这段时间,林渊的日常就是切换不同状态下的邵景。
他演的戏份越多,迟新越是对他充满期待。
“贺洵也演得很好。”程一远道,“比上次好。”
导演甚至有种感觉——这是因为《权臣》剧组有林渊,在林渊的激励之下,贺洵也实现了超常发挥。
比如这一场夜戏,邵景很真挚,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他将自己的真实表达给了皇帝,那么自然地,皇帝也要用真实的一面回应他。
林渊演得足够好,面对这样的他,贺洵的回应同样是真情流露。
从程一远的角度看,这场戏里,林渊的表演没有炫技,这也不是一段需要炫技的剧情,林渊更接近于让自己成为邵景。
他演出了那时、那地、那幅场景之下的邵景所应该说的话、应该做的事,他的演绎丝毫不违和。
真诚VS真诚,就是这么简单。
程一远还对一场戏印象很深刻。
《权臣》的前期,邵景其实是有过割舍的。
他并非一个人在朝堂上胡乱冲撞,在邵景身边,也有一群愿意支援他、与他共进退的挚友。
然而那时候的宫廷与朝堂皆面临紧急事态,邵景选择站在皇帝这边,他的一位好友因此被攻讦,迫不得已返回了故乡。
那天恰好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