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可无。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这里,一下子就录取三四百人。
录取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这些人迅速在朝中担任官职。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读书资源的垄断。
朱元璋也就是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大力的打压士族。
空出来的位置由明年的科举来选拔。
朱元璋早已经成竹在胸。
这一番连削带打,顿时极大的打击了世家大族在朝廷里的势力。
尤其是把这些官员们赶出朝廷之前,还狠狠的敲了一笔竹杠。
也换也算是为国库做出了贡献。
很显然,朱元璋从杨鸣的打土豪分田地事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朱元璋的科举制度出发点是好的。
就是为了打击世家大族势力。
但是无疑是失败了。
这些贫寒子弟通过科举。
上来之后。
便开始拉帮结派,形成了新的势力。
那便是文官集团。
世家大族们也通过科举制度。
约定门生。
势力再次盘根错节。
典型的事件便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事件,
表面上是南北学子水平差异。
造成北方学子无一上榜。
实际上就是世家大族和朱元璋矛盾的再一次激烈爆发。
朱元璋骇然的发现这些世家大族居然通过关系,可以操纵科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