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有什么好啊?
工资也就那么点,还没法替家里铺路,整个心思都落在他那些学生身上,搞不懂他怎么想的。
高眉不满,但也知道不该一直找老爷子念叨,不是她不想而是这些年念叨过不少次,搞得关系越来越僵,她就算闹也只会在自家闹。
但这一次她实在是没忍住。
卢佺回来时带了份报纸,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家里炖了只鸡,结果他连鸡都顾不上吃只顾看报纸,高眉一问,气得直接拽着他们父子去老屋那边,在那边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凭什么啊!
自己的孙子不知道托举,偏偏去托举几个无亲无故的学生,刊登上报,还是省城的日报,据说还是老爷子通过机械厂寄过去的照片和文章,这哪里让她受得了?
上了省城日报,连她那个有出息的侄子都没做到过,她家卢佺要是上了报纸,谁不羡慕、谁不捧着?
积累的怨气一下子就爆发出来,在卢家是大吵大闹,甚至将桌椅都给砸了。
卢伟志也不是没解释,他确实帮了小江几人不少,但他更明白能制作出机器并不是因为他的缘故,制作过程他全程没插手,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他很清楚一旦自己插手了,就会有人像高眉这么想,觉得一切都是他在后面铺路,几人的成就名不符实。
哪怕他刻意避嫌了,结果高眉还是这么想。
甚至不管他怎么解释,她都坚信是他在背后指导,不然为什么几个才学了几年的学生就能制作出来,而卢佺不行?
是啊。
为什么卢佺不行?
卢伟志差点说出一些很难听的话,卢佺为什么不行?他脑子聪明也有人愿意教,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不拔尖?
因为他只会走一步算一步,师傅怎么教他就怎么学,学得也挺不错,但从来不会再多延伸地想一想,他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后路。
互助小组这事,不就是吗?
偏偏走别人的后路还不稳妥点,一下子跨那么大的步子,生怕自己走不稳似的。
卢伟志没拦着,是因为自己不是没点过他,但很显然靠嘴上说说没用,倒不如让他自己去试试,摔了跟头总能记到教训了。
而他也没有继续和儿子一家闹下去的意思。
这次不仅仅是儿媳妇连他亲生的儿子都带着些责怪的意思,都不想想卢佺要是自己能力不足,他这个当阿爷活着的时候还能托举一下,那他百年之后怎么办?
唯有自己的能耐才能让自己站得更踏实。
现在一切的打磨就是为了让以后站得更稳,可偏偏这两口子只看到眼前,根本不在意以后。
卢伟志实在是不想和他们再纠缠下去。
正好趁着这次交流会躲一躲,省得把自己给气病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有些事他还是得先安排一下,互助小组的事他倒是不担忧。
因为本身
他就没在这些事中出力。
小组成立的事是他帮忙跑的,但成立后他是特意避嫌尽量不参与,就连小组内遇到一些问题,都是让吕国源两人记录下回到机械厂请教。
当然,如果实在是有问题解决不了他还是会出面。
不过他这群学生聪明不说,步子还迈得特别稳当,他们就算在原有的机器上进行改良,但也不会一下子从手动式机器改成自动式机器,而是从功能上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