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没定下来之前,都在盼着念着,有一些也在努力争取着。
作为互助小组的联络方,王主任这段时间没少和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打交道,这些地方有的是拐弯抹角的打听,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开口,全都被他一一搪塞过去了。
他将手里的一个小本子递过去,“这些都是有意申请脱粒机的地方,买卖肯定不成,但估摸着和龚庄公社的标准差不多。”
话音落下,厂房里响起了几道按捺不住的惊呼声。
五人的小团体倒没那么激动,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比起激动他们反而是下意识抬头挺胸,显得有些骄傲。
很难不骄傲好吧!
因为这件事他们
成为了省城日报夸赞的青年小将呢!
而对比起他们的“淡定”,其他人就止不住的惊喜。
龚庄公社的标准是五十块钱的奖金以及一本荣誉证书,无论是哪一个都让人止不住呼吸加重。
而对吕国源两人来说,奖金其实没那么重要。
本身他们就是拿工资的,就算是学徒工也比分到的奖金来得多,五十块钱分一分,一人也分不到多少。
他们更在意的是那本荣誉证书。
有这本荣誉证书在,他们转正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尤其是汪建!
吕国源用手肘撞了撞身边人,对视时他轻声道:“恭喜了。”
汪建这会脸都憋红了,显得格外激动。
两人都属于机械厂学徒中最厉害的那一批,不然卢伟志也不会挑他们两人来,吕国源焊接出色,学徒中这点没人比他强。
而汪建就属于全能型选手,什么都会什么都不差,按道理他早该转正,不该到现在都还只是学徒。
只不过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厂子里每年转正的名额没几个,选得都是较为优秀又是根正苗红身份的学徒,汪建的母亲是资本大小姐,早些年住得大宅子、吃得山珍海味,还有奴仆跟在身边伺候。
虽然他外公将全部家产都捐了出去,但家庭成分算不上好,年年申请转正年年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被驳回。
但要是本身技术强再加上这本荣誉证书,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跨过这个坎,自己努努力考级,争取做到大师傅,就算会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受到一些影响,影响也不会太大。
毕竟技术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
江小娥拿着本子并没有翻看,而是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王主任,这个名额是完全由我们小组做决定吗?”
王主任没好气瞪了她一眼,“你可别跟你老师学坏了,不用试探我,我王茂彦保证学校绝对不会插手名额的事,全由你们自己做主。”
要说不想吗?
那肯定是想的。
只不过卢伟志那老东西早前就强调过,互助小组一切事宜全由他们自己做主,学校不能过多干预,如果插手太多他会考虑解散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