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君主,不能什么事儿都说。
同样的身为臣子,也不能什么事儿,都需要君主说出来。
否则的话,君主事必躬亲,那要那么多高官做什么?
当吉祥物吗?
嗯,这里不是在针对耿炳文和蓝承阳。
既然已经猜出来了蓝昭心中的想法,那杨士奇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去按照蓝昭所想的去做。
但这些事情,杨士奇又不能明着说出来。
因为这仅仅是他猜测出来的,哪怕杨士奇可以笃定,他猜测的就是蓝昭心中所想要的,也不能说出来。
臣子可以猜测君子的心思,但不能说出来。
君心难测,所谓君主,那就是知错改错,但不能认错。
更何况是蓝昭这样的雄主?
杨士奇但凡敢说,这是蓝昭的意思。
以蓝昭的心胸,或许不会杀了杨士奇,但杨士奇以后也休想更进一步了。
没办法,这就是君主。
听完杨士奇的话后,一众武将们虽然脸依旧耷拉成驴脸,但终究,他们心中的不满还是稍稍缓解了不少。
尤其是耿璿,他更是主动下场安抚一众武将。
身为耿炳文的儿子,如今耿家的嫡长子。
按照规矩来说,耿璿应该是被留在西安充当质子的。
朝廷重臣的家眷,尤其是重要的家眷,那都是需要留在都城之中充当人质的。
但蓝昭却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需要。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掌权的,都是蓝昭经过选拔后,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他们的忠心程度,蓝昭是很放心的。
而且,耿璿虽然出来了,但耿璿的儿子,却留在了西安城内,充当蓝理的伴读。
这是信任,也是威慑。
若是耿璿心中没有别的想法,那耿璿的儿子,就会成为蓝理的亲信,只要耿璿的儿子不是蠢货,那将来至少可以成为从二品的大员没有问题。
若是极其优秀,成为从一品,甚至到最后成为正一品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并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