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一批护教军已然有九百人,编成了九个百人队,总计六个圣铳队和三个长枪队。
不过,让娜同样在信里请求多发来一些军官与老兵,军校刚刚毕业的准尉都行。
如今让娜手上十八个步兵军官、九个骑兵军官外带十几个军士老兵,最多能拉起一支两千人的队伍。
这个数量,在长弓堡现阶段肯定是够用了。
如果顺利,到月底时,霍恩就能看到长弓堡的商船抵达夏绿城了。
可就长远面临的敌人来看,这个数量达到八千人才勉强够看。
看到这,霍恩就忍不住揉起了太阳穴,军官倒是不缺,主动愿意去长弓堡的军官却是很少。
从军校毕业的军官们一般会授予准尉军衔,担任百队长的副官。
然后是升任少尉,担任百队长。
接着是准校,担任兵团长的副官,然后是小将担任兵团长,最后是大将担任战团长。
这就是一条完整的晋升路线。
去一趟长弓堡出差,却是让履历上多出了一片空白或污点。
打的都是十年前的低水平战斗,跟不上后装发条铳的潮流怎么办?
在后装发条铳出现后,圣联军队内部就立刻在进行适应和改革。
这个时候跑到长弓堡去,那不是因小失大吗?
霍恩倒是可以强制命令,就是这样积极性不会很高啊。
思来想去,霍恩干脆写了张小纸条。
大致意思就是,允许军官们到长弓堡提一级带兵,让娜可以自行提拔军官,晋升军衔。
军衔晋升后,可以降半级带回圣联,或就地任命为当地的高级军官。
如此一来,应该就能暂时缓解长弓堡缺人的问题了。
将让娜的信放到柜子里收好,霍恩却是从一摞文书中抽出了《黎明岛援助计划书》。
到现在这一步,稳定了城市,下一步就是扫清周边威胁,输出革命。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下一步就是乡间传教,废除特权,军队护航,然后编成百户区了。
只不过黎明岛的百户区,注定不可能与千河谷这般虔诚和集权。
这是风俗、经济条件与生活水平注定的。
不过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让娜率领的圣联军队与僧侣将会一步步改变当地社会。
等到基层被掌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再用军事打倒大贵族。
用大贵族遗留下来的财富,完成农业革命,解放消费力。
到那时,圣联的泥煤、织物、农具与建材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又能迎来一波增长。
要说碎石原或者仙石甸,霍恩还不敢确定他们有没有这个消费实力,说不定还要补贴倒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