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房一起买了两个,还挑了个对面,不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彼此嘛。
她要是个无情的,贾东旭一没她就跑路了,哪里会养着老的,拉扯小的。
她要是个无义的,搭上李学武这条线她就自由了,这辈子都不会结婚。
婆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难道她就想离了李学武,还不是迫不得已。
秦淮茹觉得自己能努力到今天,靠的就有自知之明,离不开家庭,就得离得开李学武。
她跟于丽的情况还是不同。
——
十一月二十号,李学武坐在车上看着今早的报纸。
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江南造船厂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的新闻。
这年月万吨巨轮下水确实是大新闻,营城船舶的那几条万吨巨轮都上过新闻。
国内有能力建造大船的船厂实在是不多,原材料是一方面,造船的技术也是一种限制。
圣塔雅集团要了两艘散装货船以后,也学东风船务要集装箱货船了。
为什么?
倒不是说圣塔雅集团会抄作业,而是瞄准了红星钢铁集团带头新建的营城港码头。
这里可是标准的集装箱码头,建成以后二十年内会成为东北亚的重要物流港口。
有着合作的方便,内地的联合单位不用讲了,只要是跟港口建设和运营有关系的单位都收到了合作邀请。
红星钢铁集团对营城港各个细化的项目进行了广泛的投标作业,也算是一种经验积累了。
国内的企业有方便,合作的外企也很眼馋营城港这块大蛋糕。
圣塔雅集团有一个很特殊的便利,其入股的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营城港最大的建筑单位。
为了更广泛地参与到相关工程的建设工作,圣塔雅集团一度从国内抽调了大批的工程师队伍。
光是设计图纸就有一卡车那么多,你说设计人员得有多少。
基础工程今年开始,明年开春以前要拿出设计总体方案,明年要动工,工期三年。
也就是说,七二年开春港口就要要投入运营。
大项目,大投资,大机遇。
港口是蛋糕,航运也是蛋糕,没有船跑什么航运啊,所以从营城船舶订船的单位多了起来。
虽然现在还多是考察,很多内地企业缺少资金,外企又缺乏自信心。
不过这些李学武都不担心,因为造船是有周期的,越是临近港口建成,这些航运单位越是紧张。
老彪子给他汇报的情况是,东风船务拿到了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借款,准备投资十条万吨巨轮。
全要集装箱,而且就做营城港到东南亚的航运贸易,订单已经谈妥了,租赁合同也谈妥了。
看出来了吧,东风船务还是个空架子。
东风船务从营城船舶订船收船,然后租赁给顺风远洋,收取租金,偿还银行贷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