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份从津门港接回来,这台车便接受了厂里“皮尺部”全方位立体的分拆、测量和研究,所有的零部件都拆开了。
现在看到的客车形态是重新设计,重新装修的一个状态。
不能说面目全非吧,可也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样式了。
外部特征按照李学武的要求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蒙皮和行李架,车架下面的油箱和水箱等等,都进行了二次合理性和应用性的调整。
为了更适应接待和考察客车的乘用需要,原本的电瓶和电路都重新进行了铺设。
看外表变了样,看内部装修,更是完全认不出来了。
这是红星厂汽车研究所客车项目组按照李学武提出的要求,在已知要安装和使用的电器目录基础上,充分考虑美观和实用性等特点,进行了装修式的设计和施工。
就那一份装修方案,在李学武这就被他毙掉了三次,修改了三次,这才敲定下来,按计划施工的。
三个多月,一百多天,完整的工业体系内,仍然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只能说这台车项目组是用了心的。
当然了,这台可搭乘12名乘客,拥有收音机、电台、电话机等等功能的客车设计方案并不会浪费,这只是概念车,蓝本车。
李学武的意见是,以这台车为标准,向上向下各拓展一个版本,组成国内公务考察车的必选项。
倒不是有什么公务用车的占领情节,而是从实际应用出发,已经明确了的路子,就不要再走弯路了,省下来的精力可以做更多的事。
当然了,李学武也知道,以目前国内的经济消费水平,全面推广这种豪华客车是不现实的,但有和没有是两码事,今年咱们穷,明年咱们穷,三五年,六七年,十来年,咱们总是要富裕起来的。
有了这颗种子,慢慢成长,慢慢发展,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
李怀德对于李学武的这种理论有不同的见解,倒不是否定他立项和发展的计划,不然也不会审批这个项目了。
他是觉得,无论是造车也好,还是造船也罢,乃至是现在的造飞机,都是红星厂产能溢出合理处理的一种手段。
只要商品造的好,用得好,就说明这东西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飞机一般人还买不起呢,咱们就能说不造了?不研究了?
所以,在转看了一圈以后,第一个登上了客车,在夏中全的讲解下,详细的参观了这台客车以后,他是满意的,脸上的笑容也是真诚的。
可不就是满意嘛,这台车造出来,以后再有考察和接待的任务,主要人员坐在一起,汇报和服务就都很方便了。
你说小轿车更豪华,更舒适,那是扯淡。
只要肯下工夫,这客车完全比轿车还要舒服。
李怀德往沙发座椅上这么一坐,感受着屁股下面的纯皮质感,再抚摸着面前木质桌板的光滑漆面,他就知道这台车太可以了。
“哈哈哈——”
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红星广播站清晰的播音,接过夏中全递过来的电话,与站在值班室隔窗相望的值班员试通话后,他脸上的满意更加的浓厚了。
“很可以嘛,说明咱们的汽车研究所是有战斗力的。”
李怀德从车上下来,迎接着众人的掌声,摆摆手,对着夏中全以及车辆研究所的同志表示了祝贺和肯定。
由车辆研究所客车项目组负责人,向他汇报了这台车的拆改装经历,以及从中学习到的工业知识,最后是对客车项目的展望和追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怀德在听完他的介绍后,很是认真的点评了他的汇报,同时也对车辆研究所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在讲话结束后,他还对项目的发起人和负责人李学武做了叮嘱,一定要把项目做好,一定要把生产抓好,一定要把技术研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