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直言道:“我们现在还有夫妻间,但未来不会有了。”
“未来想要获取房屋,只能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以现在房屋与厂里置换楼房。”
“另一个则是以工龄、贡献、身份等因素,折算优惠,再补偿购房款得到楼房。”
“当然,在这里要明确的是”李学武强调道:“这些住房归属于工人自己,不是厂里的。”
“而厂里也会执行另外一套方案,也就是你提到的分房。”
李学武介绍道:“我们会保留一定比例的房屋资源供给优秀职工,或者困难家庭。”
“但这些房屋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归职工所有,需要按照厂里的统一要求来调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屋所有权这个概念适应于楼房吗?”
王璐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工厂搬迁了,或者变更了,出售了,这些房屋怎么办?”
“所以我说工人村和职工宿舍是两码事。”
李学武笑着看了一眼李怀德,解释道:“我们的生态工业区是分开的,工业是工业,住宅是住宅。”
“工业怎么变换形式和所属,住宅是不受影响的。”
他摊了摊手,对王璐说道:“所以,未来红星厂在钢城也好,在营城也罢,都会建职工宿舍,不会建工人村。”
李学武知道王璐问这个问题的目的。
建工人村,就意味着红星厂的职工要落户钢城,同时也会从钢城不断吸纳人员进厂。
即便是你拥有自己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职工,可你能挡着职工结婚生子吗?
不需要多少年,只要红星厂里的京城职工娶了钢城的老婆,红星厂就得解决这部分的就业压力。
建宿舍就不一样了,临时居住场所,工人的心态也是临时的,就算处对象都不敢。
京城的工人还是回京城,钢城的工人还是回钢城。
王璐对李学武的回答是有些失望的,她还以为钢城有机会接纳京城的工人呢。
这一点李学武实在是不敢答应她,现在京城户口已经很特殊了,要是以后,这皮可有的扯了。
后世有接触过特殊工厂的人都清楚,明明在A省,这个企业都经营了几十年了,有自己的学校和服务。
但是,这个企业的人一说话,或者一拿身份,都是B省的,或者就是B市的人。
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B市,但受B市管理,算B市的人。
就连厂区所属的土地都算是B市的。
红星厂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跟钢城要地,跟营城要地,这些土地算起来,是红星厂的。
红星厂未来走的会很高,它的总部在哪里,这一片土地就属于哪里的。
所以说,为了以后大家都好,李学武根本就没想过把京城的工人迁到钢城来落户。
真要这么干了,不用多,二十年,骂他祖宗的人天天都得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