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从史书中找一场战争,来类比赵宁心目中的这场战争,那有且只有一个。
那场战争,是商鞅变法。
是从商鞅徙木立信开始,到大秦统一天下结束的那场战争。
在那场战争之前,天下人分为固定的三种:贵族、平民、奴隶。
在那场战争之后,天下就没有了奴隶。
甚至没有了贵族——亦或者说,平民也能成为权贵了。
这场战争,消除了天下人的种类差,让天下人都变成了一样的人!
在中原历史的进程上,在人类文明史的阶梯上,那是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战争。那场战争,让中原文明迈上了新的台阶,进入了新的天地!
所谓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不外如是。
可惜的是,大秦覆灭后历史开始倒退,没有差别的人,又被人为的划分出了种类差,就像大夏开朝时,它的君主与贵族所做的那样。
这种差别叫作“君权神授”。
从此,皇帝成了神的代表,不再是人。于是皇帝开始不顾一切加强皇权,想要绝对的不受任何掣肘的权力,想要把天下人都变成他的奴才。
想要真正做神!
从大秦一统天下后到现在,所有的战争都没有意义。
在人类文明进程这个层面上没有意义。
大秦之后的战争,不是皇朝扩张、防守,就是内部权力争斗。
即便是改朝换代,也只是消灭旧有的统治者与权贵,缔造一批新的统治者与权贵。等到新的统治者与权贵腐朽下来,让天下太多人活不下去,于是被推翻。
为这种皇朝这种天下,提供思想控制武器与知识体系支撑的儒家,是隐藏的罪魁祸首之一。
儒家学说虽然不利于诸侯争霸,但在诸子百家中,它对已经实现大一统的统治者,维护自身的稳固统治最有用。
所以,统治者最终选择了它,并且历朝历代一直没有改变。
孔子一门心思振兴周礼,维护贵族利益,追根揭底,是维护统治阶层利益;他的后世学生们,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到地主们把百姓们祸害的活不下去了,百姓起义,皇朝遂亡。于是,带头的人成为皇帝,有功百姓成为地主。
反抗者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曾经浴血反抗的人。
成功屠龙的人,都会成为恶龙。
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就这么过了几千年。
荒诞,滑稽。没有意义。
不能推动文明迈向新台阶、新天地的战争,都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