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昭道:“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快攻城?”
如此迅猛的攻城战极为少见。
北渊这支铁骑跨越雪山与枯河而来,论理该围城数日,既可稍作休整以恢复将士精力,又可消磨洛邑城内的粮草与意志,待城内兵疲粮绝再一举攻之,便可将损耗降至最小。
但这支铁骑完全违背了兵家战术——
几乎是抵达洛邑城外的一刻,北渊便开始了极为迅猛的攻城。没有休息,不计后果,不考虑折损,几乎是用以命换命的方式在驾梯攻伐。
“因为此乃北渊的围魏救赵之计。”
沈荔捉袖润墨,
温声同她的学生们解释,
“大虞将士收复失地后,将北渊主力困于龙门关内,成围剿之势。此关一破,则平秦六郡千里沃土尽入我大虞彀中,于北渊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故而龙门关内的十万精兵万万不能折损。”
她的声音轻而平缓,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不仅诸生皆停笔倾听,就连张晏与王容等一众大儒亦投来诧异的目光。
祝昭恍然:“所以,北渊挑中了洛邑!只因此处乃大虞旧都,意义非凡,又历经战乱,破败易攻。”
“不错。但还有一个原因——一旦攻破洛邑,便可切断颍川、陈郡这两条重要粮道,乃一石二鸟之计。”
沈荔以笔杆抵着下颌,略一思索道,“只要丹阳郡王撤军回援,则龙门关之危必解,这正是北渊想看到的。”
北渊的兵力已在萧燃的绞杀下折损大半,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他们不得不断尾求生,冒险一博——只有攻下洛邑,闹出足够大的动乱吸引萧燃回援,才有可能救下被大虞将士围得若铁桶般的龙门关。
所以,这支北渊铁骑才会不计代价地急攻洛邑。
他们没有时间耽搁了。
敌军破釜沉舟,更是对洛邑周遭地势了如指掌,这其中或许还有魏、苏二氏献计的‘功劳’。
谢涟面色微白,喃喃道:“这么说来,一旦大虞将士回援洛邑,反而是中了对方‘围魏救赵’的诡计?”
此言一出,那些坚信丹阳郡王会领兵驰援,救洛邑于水火中的少年俱是面面相觑。
真有人愿意舍下唾手可得的不世之功,不顾天下大局,只为回来营救洛邑吗?
那可是好战喜功,为了朝中大计可以毫不留情夷灭世家的丹阳郡王啊!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性命,又怎及得上大虞开疆扩土、名垂青史的千秋霸业?
【作者有话说】
注①:娇耳,古代的饺子。
萧燃(翻翻找找):我的戏份呢?戏份呢?
第43章·第43章抉择xhwx6。(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