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渐起成效。
先前时,村里长辈疼爱娃娃,给娃娃塞饴糖,不管娃娃,爱孩子就是宠溺惯孩子,那会小孩一闹就是地上打滚撒泼,都脏兮兮,一口牙也坏。
现在不同了,衣裳还是朴素但是干干净净,见人也大大方方叫人,家家户户都买了牙具,小孩们最爱刷牙了。
“汤老板好。”
“化吉阿哥也来了?”
“汤老板,晌午我家做了蒸菜饭,您吃吗?我给您端一些过去。”
汤显灵记得,
栓子弟弟好像,
说:“不用了谢谢你。”
栓子太平二年是娶妻,海牛也差不多到年龄了——汤显灵有时候一晃眼,感觉时间过的好快,他看着小孩海牛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岁了。
到了张家,汤显灵和化吉先下车收拾。
二姐汤珍带着仨孩子都在村里。
“我和化吉来这边酿酒,接了一单子酒水买卖。”汤显灵说。
汤珍:“那得留个两月了,酒楼那边成吗?”
“不用这么久,我教化吉,他学会了,效果跟我酿的差不多我就走,酒楼那儿现下大排档烧烤还行,再冷一些天肯定不行。”
总不能烧烤火锅对接,老食客还是喜欢吃现炒菜的。
酿酒肯定不是化吉从头忙到尾,事事亲力亲为,这样太累了,就跟最初酿酒那样步骤打散了,外加上有他汤家的酒曲,还有最后一步的蒸馏。
汤显灵夏末时教化吉酿酒,“……别怕秘方被人学走就累着自己,你和你师姐都一样,人重要。”
“钱是挣不完的。”
“就是有人背地里花高价打听到了步骤,但就跟炒菜一样,材料辅料火候刀工哪哪都一样,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还是不一样。”
汤显灵怕化吉较真,真事事自己干,那哪行啊。
自然了村里海牛那一辈都长大了,现在成家的成家,有的更是抱着孩子了,汤显灵就喊海牛找些靠谱的人来酒坊帮忙干活——运送高粱、过筛、去壳、淘洗蒸,这些都力气活。
汤显灵时不时回城里一趟,铁牛那儿是定了酒瓶——五百毫升的酒瓶,用木塞子堵住口封严实了,一瓶高粱白酒八百文。
比店里喝要贵许多,这是自然的,店里是散酒便宜。
同年秋日,两车汤五哥高粱酒运到了亭江府,而后走水路往南去了,得了两车货的商贾往南去,最初是要价三两银子一瓶,但酒水品质好,很绝,最后有人倒腾几手,高粱酒炒起来,一瓶酒卖到了十两银子,都争相抢着要。
“皇城的高粱酒。”、“汤五哥?是个哥儿酿的酒。”、“奉元城还有这等厉害的哥儿?”
“这般厉害会酿酒,谁娶到了汤五哥岂不是发达了。”
“汤五哥这名字怎么听着如此耳熟。”
“能不耳熟吗,你想想秋冬过年时炒到了三两银子一块的牛油火锅底料。”
“还是有钱都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