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盛唐挽歌方来鹊的身世与历史故事 > 第578章 霸总的忧患(第2页)

第578章 霸总的忧患(第2页)

唐代的情况很特别,是属于商品经济发展得非常好,但是官府认知,又极为落后保守,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错位。

也可以说是差那么一层纸没有捅破而已。

长安中枢其实一直都存有“银铤”“金铤”“金银开元通宝”之类的纯贵金属代币,这些东西,并不是拿来在市面上流通的,它的用法非常特别。

过去是行军大总管,现在是节度使或者直接就是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不参与实际政策执行),将这些高纯度的贵金属拿出来,交给那些大商人,大贵族,大世家们,找他们“购买”粮食、布匹等物资。

名为购买,实则几乎等同于白拿。若是直接按市场价算,这些贵金属能买到的物资,连这种方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种大规模“采购”,实际上则是大唐用国家信誉,来保证这些大商人、大贵族、大世家未来的利益。

也就是说,我是给你面子,才用这些东西跟你换,这是你的荣耀。

一般人我还不找呢,找你是看得起你。所以不要跟我讨价还价,你还不配。

类似种种,大贵族政治的风气很浓厚,商品交易反倒是其次。

所以方重勇当初就很笃定,李晟拿着一小坛黄金做的开元通宝钱币,就一定能让苏家把苏娘子嫁给贾耽,而且对方一定不敢收。

换言之,其实执政的相公们,早就知道国家信誉可以作为货币的“币值”,使用方法也是简单粗暴。

他们只不过是思维还站在“大贵族”的角度,去看待商品经济的各种问题。而对于那些看起来更好的办法,觉得是多此一举。

因为不需要,所以不搞了。

这是一种路径依赖和思维懒惰,也是人之常情而已。

毕竟他们受到了时代的局限。

很多人甚至认为保守的农耕经济,就应该是永久形态,如张九龄就是秉持这样的想法,应该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包括经济集权。

方重勇现在玩的“小小的”盐引,却是另外一种思路。这种盐引,是一方面跟实物绑定,有食盐为价格背书,另外一方面,又是以“国家信誉”来背书,来加入杠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发行的既是等值交易的货币,又是有国家信誉作为杠杆的“代币”。

堪称这个时代的货币“神器”。

看似不起眼,实则这种政策的技术含量很高。

“节帅这个盐引之策,非常厉害,特别是盐税少。”

刘晏心悦诚服的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明白其中的厉害。

盐不收高盐税,盐引就能保值,因为将来宣武镇以外的地方,盐价必然会涨上天。盐引是在实质性的输出通胀和吸血那些高盐税地区的财富。

盐税确实是不多收了,但盐引实际上会形成一种天然的“货币税”,最后钱兜兜转转还是进了汴州官府的口袋。

总而言之,就是靠这个,官府控制了货币的发行量,并且挤兑了其他货币的生存空间。当然了,与之对应的,还是需要准备一些铜币作为辅助,以应对突发状况。

“节帅,登州盐场的开发速度很快,现在已经开始产盐了。下官预计一两年内,盐场就能铺开,今后就只剩下逐步完善工序增产,培养熟练的盐工而已。”

看到方重勇有些走神,刘晏连忙禀告了登州那边的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