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汴州盐价低,便意味着周边的地方,也收不到盐税了!
汴州的官盐,会被各地慕名而来的商人运走,成为其他地方的“私盐”,进而冲击其他地方的食盐市场,让那些收了重税的官盐没有活路。
如果官府要强卖,地方上会不会反抗?
那是一定会的,“私盐贩子”的威力,懂的都懂。
不费一兵一卒,在别处制造了矛盾甚至是民变,何乐不为?
方重勇这手看似简单,其实本质上却是倾销,而且是属于“预判了别人的预判”。
为了搞钱,无论是长安朝廷,还是河北叛军,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势力,一定会往死里收盐税。然后用这些盐税,募兵买粮,打造盔甲兵器。
我得不得利无所谓,只要让你也得不到利,那就是我赢了。
“厉害呀,我收不到盐税,别人也休想收到。
节帅这一招太妙了。”
车光倩抚掌大笑,已经完全理解了方重勇的意图!
将盐送到汴州集中售卖,而且这里的盐,会比周边收了重税的盐便宜很多。
那么,会不会有很多商人来这里贩盐?
根据来回走不空路的原则,那些商贾来,肯定要带点别的什么东西来卖这才划算啊,比如说粮食。
如果再加一个只有卖粮食,或者卖别的生活必需品,才能拿到“盐引”,才能用“盐引”买便宜盐的政令。
那样的话,周边州县的刺史与县令们,看到自己州县收不到盐税,物资还拼命外流,会不会感觉欲仙欲死?
他们自己吃的盐,都得去汴州买了。
有便宜少税的汴州盐,这盐引,一定会被商贾们追捧,这是不是就可以当货币使用了?
如此一来,经济是不是就被盘活了?
“节帅之策大妙。”
想明白后续影响极大的附带效果后,刘晏不由得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语气诚恳。
反其道而行之,实行超低盐税和盐引制度,这样就无形中让盐引有了“保值”的属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周边州县的盐价肯定贵!各方势力为了筹措军费,肯定会在盐税上做文章呀!
低价盐策略,其实是用盐去置换周边州县的各类物资,还可以刷一个好名声,何乐不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盐税是少了,但是其他的商业税会不会多起来呢?
刘晏本身就是极具经济头脑的人物,一听方重勇这策略就明白了。这位方节帅是做好了长期发展的准备,不是打算在汴州捞一票就走的。
能够制定优秀的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割据政权来说,它就比其他割据政权多长了一双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