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比起当初刘表的处境,孙权的处境要好得多。
孙权在荆州虽然属于初来乍到,但是刘表那是没啥根基就跑来了荆州,基本上是靠着荆州豪族才站稳脚跟的,而孙权自己有基本盘,还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到荆州的,双方的起始点就完全不一样。
而且刘表经营荆州那么久,荆州原本就属于官府的民户、土地有所增长,刘表那么多年经营下来的人口土地财富全都归了孙权。
孙权只要整理一下官府户籍土地册,再派人去实地考察一下,自然就能知道自己每年可以收取多少赋税。
这是能维持十万大军存在一定量时间的经济基础。
当年刘表哪有这好事?
但是孙权显然觉得不足,显然还想要,还想从荆襄豪族们手里薅一波羊毛。
他很清楚,刘表经营荆州那么多年来开垦的荒地、增加的户口怕是有相当一部分都进入了这些豪族的口袋,刘表自己还有多少很值得商榷。
得了荆州全境之后,他的确多出了能够拉起十万大军的资源,但是荆襄大地的资源如果全归他调配,那么拉起二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所以能薅多少羊毛就薅多少羊毛,多多益善,就从蔡家开始。
他的理由还非常充分,非常合理。
我迎娶蔡夫人,给你们蔡氏当靠山,做大腿,让你们重新拥有和蒯氏掰手腕的能力,这可都是我的恩赐。
什么,你说孙权也能得到好处、双方是互相利用?
拜托,荆州有八大豪族,除了你蔡氏和蒯氏,我还有六个可用备选项,这六大家家里就没有妙龄少女可以许给我吗?何必一定要是你蔡氏?
而且你蔡瑁还和我打过仗,我以此为借口明着暗着搞你,你也只能受着,不爽,那就造反,然后被我吃干抹净,满嘴流油。
蔡瑁虽然舍不得,但是他还是很清楚蔡氏家族的处境的,也知道孙权眼下占据绝对的优势,他没有选择,只能认同,跟着孙权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蔡瑁认下了孙权的这个要求,决定双手把自己身上的大把大把的羊毛奉上,都不要孙权自己动手薅。
然后孙权居然还安慰蔡瑁。
“虽然蔡氏有一些损失,但是这也是必要的,蒯氏因为立下很大的军功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如果你蔡氏仅仅是因为把蔡夫人许给我就换来了南郡太守的职位,这会让其余官吏、豪族感到不满。
送一个女人就能换一郡太守,那到时候他们纷纷上门给我送女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有几个郡太守的职位可以封给他们?郡太守的职位就那么廉价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蔡氏没有军功,那就要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军功,土地和人口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寻常家族很难割舍的东西,你蔡氏割舍了,换来了南郡太守的职位,其他家族才不会眼红。”
虽然孙权这番话说出来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但是蔡瑁也不得不承认,这话在理。
自古以来,除了军功可以换政治资源,也就是生产资料最值钱、最有价值、最能换取政治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