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前面还有两道防线吗?
为什么孙权大军那么快就出现在了襄阳城下?
襄阳守军几乎立刻陷入动乱之中,军官慌张,士兵恐惧,六神无主,只能惊恐万分的把消息告诉了主帅蒯越。
大帅!
敌人兵临城下了!
蒯越初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意外,因为他并没有接到蒯励的通知。
之前,他和蒯励约定过,待他和孙权在邔县“会师”之后,就应该立刻派人来给他传消息,好让他有所准备。
可他现在没收到消息,孙权怎么就来了?
这突发状况让蒯越的心里也有些打鼓,不晓得是不是出了问题,还是说孙权要翻脸不认人?
其实这也不能怪蒯越,更不能怪孙权,这纯粹就是蒯励在投降之后只顾着舔孙权,各种表忠心,竟然把要传消息给蒯越这件事情给忘了。
好在孙权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提前通知一下蒯越,于是没有令大军围城,而是让蒯励作为使者到城楼下喊话,让蒯越知道此事。
蒯励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给蒯越传递消息了,便赶快派人前往城楼下喊话。
当时蒯越正好在城楼上,便唤蒯励上前相见,蒯励前往城楼下与蒯越相见,向他解释自己忘记派人传消息的事情。
蒯越见蒯励安全抵达,没有受伤,又见远处的孙权大军并没有围城攻击的迹象,这才大喜过望。
于是,他立刻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孙权大军入城。
他这命令一下,身边的军官们集体傻眼。
“将军,这……开城门?”
为了保险起见,就算是身边的心腹亲信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蒯越和孙权的密谋,而他身边的这些军官们虽然都是亲信,也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情。
眼下得知孙权大军抵达,他们虽然恐慌,却也有准备抵抗的心思,但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抵抗的命令,而是蒯越下令开城门投降。
一名心腹满是不解的询问蒯越。
“将军,城内外尚有大军三万,城内粮食足够全城人食用一年以上,军械足备,城池高深,为何不抵抗?”
蒯越瞪了这名亲信一眼。
“难道你是要反抗我的命令吗?”
亲信被吓了一大跳,连说不敢。
于是在蒯越的严令之下,襄阳南城门被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这看起来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的襄阳巨城,就此从内部被攻破,并没有起到任何抵抗孙权的效果。
孙权随即进入襄阳,与蒯越亲密相见、交谈,又兵不血刃收降了三万襄阳守军,然后收缴他们的兵器,开始对他们进行打散重编的策略,且并没有受到什么阻拦。
这支荆州军中装备最好、兵员素质最好的军队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被孙权收编了,成为了孙权麾下的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