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他提醒,小皇帝想起了后文,顺畅背完了。
谢尧淡淡嗯了一声:“继续。”
接下来是习
字,
小皇帝很有信心,
把昨天学的都准确写了出来。
谢尧扫了一眼写得歪歪扭扭的字,不予置评。
放下纸张,道,“从今日起每日安排陛下一个时辰,任他玩耍。”
太傅顿了顿,小皇帝却有些雀跃,欢快地向谢尧拜谢,“谢过亚父。”
谢尧叫起,没再说什么。
太傅抬头,见他神情寻常,但看起来多了丝人味儿,不像先前那样阴沉莫测。
摄政王给小皇帝安排的课业不算很重,但小皇帝学得不好,他还定要每日检查,太傅常提心吊胆。现在好了,摄政王终于不装了。
既然迟早要废掉他的,还如此较真地让他学来做什么呢?
君心不可测,尤其是这位的,太傅也行礼退下了。
小皇帝退下后,侍人才来禀:“禀王爷,诸新科进士郎君已到齐。”
谢尧面色未改,移驾含元殿。
这届恩科借由新帝登基而开,但天下人都知道如今新朝是摄政王主政。
先前殿试时只见幼帝不见摄政王,三百进士还心怀疑虑,唯恐做了政治牺牲品,此时终于见到摄政王真颜,也少有人在意幼帝没有在场,悬着的心都落到了实处。
先前已经有礼官解释说幼帝身体抱恙,由摄政王来替陛下为新科进士举行封礼。
摄政王坐在龙榻之侧,诸人不敢直视其颜,礼官唱出贺词,众人叩拜之后,由吏部侍郎宣布诸人官职。
因是朝廷急缺,这场恩科的进士全都破格授了要职。
不少人当场喜极而泣,上前谢恩时,对摄政王感激涕零,但在看见他的面容时,都收起了情绪。
无他,摄政王比那幼帝威严多了,他目光深邃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稍有不稳重的表现,都恐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仕途。
三位鼎甲排在最后,榜眼和探花授予了京城治下的县令之职,总领一县大小事务,很艰难,但若有才干,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两人郑重谢恩。
之后是状元,宣读之后,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梅状元也是县令之职,只不过远在西北边境,距离京城千余里,即使再有政绩,也难以传到京城。
梅状元对此却神情僵硬,对此反应平平,垂首趋步上前谢恩,只不过在抬首的一瞬间僵住了,原本就苍白憔悴的脸顿时血色全无。
他看清了,上首睨视着他的摄政王,赫然正是昨日见过的玉梨的夫君。
玉梨的夫君姓谢,摄政王也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