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吸引器开始工作,吸尽囊液,并清除胰腺坏死组织。
随后,机械手又操作着仪器,将胃后壁和囊壁进行吻合。
将胃管放置在囊腔内,继续缝合胃前壁…。。
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很快,影像就显示猪的胃囊壁吻合牢固,胰腺清理干净。
就这样,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手术。
出血量只有10毫升,基本相当于一个可乐瓶盖的量。
最后猪肚子上留下的手术痕迹,仅仅是一个1厘米的小切口。
医生们看着屏幕上逼真的3d影像,一个个看得膛目结舌。
虽然他们有些人也用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但三清的手术机器人无疑要更好。
图像更加清晰,机械手也更多,功能更齐全。
配套的超声刀和内镜,也更加好用些。
即便在狭小的空间内,主刀医生也能操纵着三只机械手,完成一次精细的手术。
不用碰触到病人,甚至也无需直接看到病人。
3d影像技术让病人的手术部位,以及周围的情况纤毫毕现。
意味着以后主刀医生不在病人身边,也能操刀手术。
哪怕隔着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也能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
想到这里,医生们心中齐齐一惊,瞬间有了一种严重的危机感。
毫无疑问,有了这样的表现,以后手术机器人势必大量普及,惠及广大病人。
偏远地区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机器人,接受一线城市专家的手术。
同样的,这种模式的手术,对助手的要求也会降低,地方上水平不高的医护人员,也能很好地配合完成手术。
这样看来,如果他们不尽快学会操作手术机器人,以后肯定会相当难混了。
幸运的是,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跟手术机器人的磨合过程应该不会太困难,学习曲线可能会相当短。
想到这里,每个人顿时变得迫切起来,纷纷抢着开口,争当下一个上机的主刀医生。
“手术完了就起来吧,别磨蹭了。”
“下一个是我,赶紧让开,让我来。”
“快点啊,让我也体验一下这种人机合一的感觉。”
“有了它,我一个人就能拯救全世界的病人。”
“只需要几根手指,再加上脚下踩着的踏板,手脚并用控制4根机械臂,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光想想就美得浑身冒泡。”
“这才只是一根机械臂啊,这样的机械臂还有足足3根,我滴妈呀,4根机械臂,12只机械手,能干出什么来?我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