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不识字的百姓,听到皇帝把海瑞列入紫阁功臣,他们虽然不知道紫阁功臣是啥,也看不懂报纸上的字,却花钱买了报纸,放在家中供奉。
在这一个助力下,《京报》的发行数量,第一次突破了十万份。京城所有人家,几乎都有这一期的报纸。
文思院的工坊加印了几次,才满足了需求。而且在卖了很多天后,还有人指着这一期购买。
大街小巷之中,到处都有人谈论紫阁功臣。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刘宗敏等随着陕西锦衣卫进京的武人,进京后看到的就是这个景象。
他们发现京城的士子、百姓,都在谈论海瑞等功臣,甚至都有人刻了海瑞的神位,迎回家中祭拜。
“陛下追赠海瑞为清廉伯,苏松城隍之神。”
“海青天这是成了伯爷,还成为了神灵。”
“咱们是不是也拜一拜,求海青天保佑?”
李自成将打探的消息向众人道出,提议道。
从陕西前来京城的一路上,他靠着出色的交际能力,成功折服了刘宗敏等人,并且在舅舅高迎祥支持下,拥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海瑞虽然从未在陕西任官、名声在江南一带更响亮,但是陕西的人也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是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拜拜他的神位,说不定能在武道大会上受保佑。毕竟陕西的武道大会上,可是死伤了不少人——
孙传庭怀着招安的目的,却没吝惜他们性命,甚至故意让陕西武道大会的比试更残酷,让这些人结怨。
高迎祥等人经历过陕西武道大会后,现在还心有余悸。即使对自己的武力有信心,他们也不介意拜拜神。
在看到京城的百姓都在拜海瑞后,他们出于从众心理,同样前去拜神。
这些人和京城人的打扮不太一样,口音更是能明显听出是陕西人。京城的百姓听说他们拜海瑞后,倒是没有嘲笑,指点道:
“你们是陕西人,更应该拜李文忠,他是太祖册封的陕西城隍之神。”
“而且在开国功臣中名列第三,被追封为岐阳王!”
这是随着紫阁功臣名单的发布,暗地里流传出来的。朱由检把开国功臣、靖难功臣都拟定了神位,放出风声试探民意。
只要当地的民众不反对,他就会在将来正式公布。
像是中山王徐达被封河南省城隍、开平王常遇春被封山西省城隍、岐阳王李文忠被封陕西省城隍……都是他命人流传出来的。先让客居京城的各省人知道,听听他们的反馈。
岐阳王李文忠的大名,高迎祥如何不知道。毕竟李文忠曾随着徐达在陕西征战,追封的岐阳王也是陕西地名。
再加上李文忠是武将,更合他的胃口。所以他在听到这个名字后,当即向一众陕西武人道:
“岐阳王是陕西城隍之神,咱们去拜他吧!”
“他在天上有灵,一定会保佑咱们陕西人!”
众人纷纷赞同,继续去拜李文忠。
李自成长了个心眼,又多问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