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含糊回了句:“我学的剑法,便是如此。”
王复倒很想问问学的是哪家剑法,可转念一想,随便刺探打听别人的家门传承,乃是武林大忌,于是不再追问。
只是内心很是疑惑,各种揣测猜想,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
此际王复父母闻讯过来,皆因他们听儿子说过,说陈晋对其有大恩。
至于什么样的恩,王复含糊其辞。
但不管怎样,这等恩人登门,身为长辈,自该现身接待,不可失了礼数。
王父王远山很客气地道:“老朽托大,便唤你一声‘贤侄’了。我家复儿心性跳脱,心意难定,三十多岁,成家立业的人了,一天到晚不着调,就喜欢登山游水,舞刀弄剑的。陈贤侄,你可得帮我好好说一说他。对了,你可有表字?”
陈晋回答:“字‘负剑’。”
王远山:“……”
刚批评自家儿子喜欢舞刀弄剑不靠谱,没想到这位的表字里就起了“负剑”二字。
要知道人的表字往往代表品行,以及志向等,意义非凡。
王复字“操持”,无奈背道而驰。
那陈晋字“负剑”呢?
难道真是“物以类聚”,这位也是喜欢舞刀弄剑的?
王远山内心嘀咕,只瞧着陈晋神情沉静,斯斯文文的,并不像那种蹦蹦跳跳,打打杀杀的人。
转念一想,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剑”的象征寓意深远广泛,并不具体,或许是自己想岔了。
这段时日来,王复被困在家里养伤,早觉得烦闷,如今有了机会,立刻便道:“爹,娘,陈兄找我有事,我与他出去一趟,晚饭便不回家吃了。”
站立起身,朝陈晋打个眼色。
陈晋会意,起身告辞。
客人当面,王远山不好驳斥,叮嘱道:“复儿,你受伤未愈,可不要乱跑,更不要跟人动手。”
“知道了。”
王复随口应了句,带着陈晋出门而去,另外贴身小厮阿平也跟随左右。
“哎,这孩子。”
王母叹了口气,又道:“这位陈童生,看着怎么不像复儿所说的那样。”
“年纪应是没错,出身也差不多,穿着的衣服都旧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