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十分合理。”众人深以为然。
于是又完成了产品的定型和定价。大伯想了想,依然有些担心道:“我还是觉得,卖的贵了。”
“大伯你得明白人的心理啊。人都说‘好货不便宜’,你把价钱定的高一些,大家就会下意识以为你的东西好。”苏录笑道。
“那大伙儿也会选便宜的吧。”大伯道。
“平时是这样,但过年逛庙会,一年就这一回,谁不想享受点儿好的?把价格定的高一点,又不至于让人买不起,再小小炒作一番,反而会激起大家尝试的欲望。”苏录却颇有信心道。
“炒作是何意?”苏泰不懂就问。
“就是利用宣传,制造声势,把大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苏录小声解释道。
何程氏这时点头道:“秋哥儿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女人就是这个心理,很多时候,东西越贵越想买……”
说着有些心虚道:“当然便宜了更想买。”
“嗯,确实有点道理。”大伯摸摸脑门,不由想到自己偶尔去那种地方,也想尽可能的挑贵一点的,不会照着便宜的选。
是去茶叶铺子买茶叶啦,别想歪了……
“而且我们还可以让它,看上去更值钱一些!”苏录说着,将个竹筒搁在桌上。
这也是何记酒坊的库存,原本准备用来装橘子酒的。
但这竹筒的顶盖中心,被钻了个小眼。装上金桔蜜露,扣好顶盖后,苏录用稻杆儿插进小眼中,单手拿着竹筒,顺着稻杆一吸,就喝到了里面的饮料。
“这法子挺新颖。”苏有才再度竖起大拇指道:“都知道可以用竹筒装水,用稻杆吸水,但还没见人想到,把这两样合在一起呢。”
“这法子妙不可言。”何程氏却看出了门道:“这样客人就不必在我们摊前喝完了。可以拿着就走,边走边喝,完全不影响逛街。”
“而且客人拿着竹筒走来走去,时不时用吸管吸一口,对我们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相信很多人看了,都想尝试一下这种新鲜的喝法!”苏录又补充两句,问大伯道:
“现在还觉得贵吗?”
“不贵了。”大伯拿着竹筒子笑道:“就为了图个新鲜,再贵点我也会试试。”
“我们做饮料还是要走量的,定价不宜过高。”苏录道:“不过我们的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定价又不宜太低。”
这年月可没有供货商给你补货,库存消耗完了就完了,至少在这大山里是如此。
“所以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这么说三五文确实合适。”大伯拍了拍苏录的肩膀赞道:“脑瓜子聪明就是厉害,干啥都硬是要得!”
“不过这法子有个问题……”何程氏又小声道:“这些竹筒都是精挑细选、去除内膜、煮沸晾干才合用的,一个成本就一文钱呢。”
顿一下她发愁道:“而且库里就这两千个,用完了一时也弄不到了。”
“确实,新砍的竹子有股清腥味,装水都会发涩。”苏泰点头附和。
“不要紧,我们可以采用‘退瓶还押金’方式,来实现循环利用。这法子还可以让顾客返回我们的摊位,增加复购率。”苏录却早已有了通盘考虑。
“退瓶还押金?你小子是一套接一套啊!”这下连大伯也彻底服气了。
于是众人一致推举苏录为‘甜水战役指挥使’,负责统筹整个生产销售的过程。
事关学费大计,苏录也顾不上藏拙了。当仁不让,井井有条地派起活来……
“二哥,你还是负责甜醪生产,李奶奶负责帮你生火。”只听苏录沉声道:“要注意好批次,从今天开始,每天生产七十到八十斤甜醪,我不喊停你就别停。”
“好。”苏泰沉声应下道:“两斤多高粱出一斤甜醪,每天给俺两百斤高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