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71章闹得满城风雨的“和离”……
闹得满城风雨的“和离”尘埃落定,当初掷地有声说着“恕难从命”的顾太傅终归大不过皇权,顾衍垂下眼眸,暗淡的阴影斜斜切入他的侧脸,众人看不见他眼底翻涌的波澜。
只是一个名分而已。
顾衍在心底反复呢喃,他为她刻上了他的名字,他为她写了那么多封奏疏,传遍市井……他昔日见少年晚辈沉溺情海的小儿女痴态,看那些酸儒写的情诗,常常嗤之以鼻。
如今人到中年,他偏偏糊涂了一把,老房子着火,比不经人事的少年都要热炙。
今日夺妻之辱,来日必将一一奉还。
皇帝心情大好,他看着顾衍,道:“顾卿,你可有不满?”
顾衍面色如常,实则官袍下的手臂上青筋暴起,道:“臣不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他想,都是皇帝逼他的。他也想当一个好臣子,护佑大周千秋基业。贤王害他,他除掉贤王,可太子背叛他,连皇帝都容不下他,主非明主,臣又何必空守忠名。
皇帝不知顾衍心中大逆不道的想法,他看着顾衍被他压制地不敢忤逆,语气颇为愉悦。
皇帝道:“儿女情长不足挂齿。前阵日子翰林编重修《周典考异》,发现史官模糊,春秋笔法,同一史实竟有截然不同的记载,后世鉴之,难免不解其意。”
“顾卿博文强识,学识渊博。朕纵观朝野,也只有顾卿能胜任此差事。”
这是要把顾衍打发到翰林院修书。朝中衙门各有优劣,翰林便是个“只清不贵”的地方,既不像户部有大把油水,也不像吏部掌实权。
短短一个月,顾衍大刀阔斧,逐渐剪除贤王旧党,现在朝上除了像李尚书这般老臣,其余人或多或少和太子沾边,顾衍身为太子太傅,怎能被发配到翰林修书?
太子党众人心神大震,正踟蹰犹豫给顾太傅说情,谁知素来沉默的太子上前一步,道:“父皇英明,太傅才学出众,定不负父皇重托,成千秋之典。”
顾衍乌沉的眸光斜睨一眼太子,未发一言。下朝后,太子追上顾衍,气喘吁吁道:“太傅——太傅息怒。”
顾衍身高腿长,又是习武之人,体格雄健,太子疾行才能追上他。
“并非孤王不为太傅说话,父皇此时忌惮太傅,正是韬光养晦的好时机,万不可冲动。”
“太傅,太傅——”
顾衍今日刚失了妻子,被太子吵得烦乱,他停下脚步,眸光阴鸷。
“微臣韬光养晦,太子殿下在做什么?沉溺温柔乡么。”
太子神色一慌,他知道顾衍提的是太子妃有孕之事。他的身体天知地知,连徐后都不曾知晓,他不能生育,太子妃有孕为假。
总之,瓜熟蒂落后太子妃一定会诞下一个男胎,他需要一个嫡长子巩固东宫地位。
他低头道:“孤……多亏了太傅为孤寻的良医,孤王的病,治好了。”
真治好还是假治好,顾衍懒得深究,他沉声提醒,“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他指的是贤王府的妻妾子女。谁知太子那么没用,贤王不以谋逆罪论处,他的子嗣还活的好好的,享皇家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