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从来不喜欢做检查工作这种事情,所以事情有点突然。
杨平瞄一眼实验台,显微镜下躺着一只老鼠,血糊糊的,女博士手上的手套还没脱。
“她们在对小白鼠的心脏进行插管。”潘主任介绍说。
然后转头对那个女博士说:“小李,怎么样,成功没有?”
小李摇摇头。
这小白鼠够小的,全身发红,光溜溜的没毛,只有一节小指头大,这莫非是婴儿小白鼠。
“不是小白鼠吗?怎么这么小?”张林探头看去。
“皮肤还是红色的,全身没长毛呢,这是什么品种。”小五纳闷地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主任不好意思说:“我们的课题是研究初生小白鼠的心脏在体外循环下的各种生理变化,这种小白鼠是刚生下来不久的,所以体格有点小。”
难怪插管几十次不成功,这从年头查到年尾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这些毛手毛脚的女博士没有经过外科训练,也没有显微镜下操作经验,怎么可能插管成功,这得牺牲多少初生小白鼠。
“我听说你们那边有专门的显微镜下训练,训练内容之一就是给初生小白鼠接尾巴,所以我就想麻烦你们帮忙,看不能插上几根管,做几个模型。”潘主任嘿嘿一笑。
“你们怎么不用小猪呢,用小猪不就没有这么麻烦。”有个跟在后面博士再次问道。
小李博士小嘴一撅:“我们现在创新开展微型实验,这样缩小实验空间、设备、人数、资金,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
这女博士长相挺甜美的,说话声音也好听,周围跟着一起来的男博士开始两眼放绿光,平时怎么不知道生理教研室这边还有这种美女呢,大家都往里面挤。
理科类的女博士确实很少,医科类的女博士比起其它理科还多一点,但是也少得可怜,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然也不会刚刚那位博士这么严肃地提出这种问题。
“你们用这么小的白鼠做模型,有这么小的ECMO?”杨平很是好奇,一台真正的ECMO价格几千万,如果完全仿制一台微型ECMO,可想而知需要花多少钱,就算有钱也没办法复制出来。
不是做模型,而是复制一架微型波音客机,难度比制造一架波音客机高几百倍,因为需要制造那么小的发动机,所有的零部件需要小型化。
“我们有一台微型ECMO。”潘主任自豪地说,“小李,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台机器可是生理教研室的镇店之宝。
还真有?
小李博士立即脱下手套,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微型机器,大概就一本字典大小,潘主任给杨平一副手套,杨平戴上手套,接过微型ECMO。
这东西非常精致,跟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