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战后的状态,迷茫程度不亚于鸦片战争之后的大清,说不定还更加迷茫,世界帝国变成英伦三岛之间的挣扎和茫然无措,科曼又不是无上权威确实是无法感同身受。
虽然说都是殖民帝国,但英国和法国是不同的,法国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就是英国的手下败将,农业时代最好的地方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法国比伊比利亚半岛双雄殖民的晚。
工业资源优越的殖民地,法国又没有抢过英国。
到了现在殖民地虽然仅次于英国,等到英属印度独立之后还会反超英国成为还会成为最大殖民帝国,但不可否认都是边角料。
哪怕是在非洲,好地方也都是说英语的,可到殖民地独立浪潮开始之后,好处就出来了。
法国殖民地的独立势力,文化底蕴比英属殖民地差得多,谁让英属殖民地的条件好呢?
条件好必然文明程度就高,抵抗程度强烈,英国就只能采取统而不治的应对办法,英国天下第一的时候这么干节省统治成本,日落了就反过来反噬英国的统治。
英国人闲着没事在全世界各处考古挖掘文明遗迹,法国比较擅长的和英国相反,擅长摧毁殖民地文明。
而且法国的殖民地比较近,只隔了一个地中海,需要的投射力量要小得多,这么近的距离没有强大海军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在战俘营的这一天,科曼和两个身负监视重任的内务部军官小酌一杯,上头之后就不再继续,而是闲聊战争结束之后的生活。
“相信你们战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定会非常成功。”科曼记得苏联是欧洲国家当中第一个取消配给制的,比英法两国都快,尤其比英国快。
从战后的一开始,英国那种失了智的状态就来了,英国把配给制完全取消的时候,朝鲜战争都打完了。
“希望你真诚的祝愿能够成真。”索科洛娃对科曼的祝愿照单全收,更进一步道,“两国的贸易互助会让我们早日完成重建工作。”
科曼把两人送出宿舍,烤炉的炭火早已经熄灭,放了一会儿烟,确认一氧化碳中毒这种倒霉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才开始休息。
虽然一直防备掉进毛妹的盘丝洞,但科曼在战俘营的考察对两人尤其是索科洛娃态度仍然非常好,主要就对方会法语,总不能不说话。
对于德国战俘的繁重劳动,科曼表示完全没有意见,英国工业革命的三岁工人,比这些德国战俘劳动强度大多了。
“以德国对苏联的破坏来讲,你们已经算是非常仁慈。”科曼还客串了一把政委,舒缓苏联人的心情。
“科曼少尉自称会四国语言,要是加上俄语就更好了。”索科洛娃之前已经听到了科曼自夸学贯中西,会四国语言,忍不住试探道。
“俄语我没有使用的环境,会几句呀留不留接不呀这类的就行了。”科曼口花花的道,这个回答让毛妹军官面红耳赤,忍不住瞪了科曼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