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实验室终于回归平静,过往的波折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只有李元猜到一些,既然上级是如此处理的,他也没有必要说出去。
好在大家都是技术人员,想不通也不纠结,精力再次放到了科研上。
如何能够稳定工艺、并设计量产工具,是当前头等大事。
实验室目前采用的是人工提拉,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之高。
实验室其他人也试的做过拉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最大的原因是又要旋转,又要提拉,两个方向的速度控制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大家才对李元的佩服更甚。
得到上级的表扬,大家的干劲更足。接下来的工作,每一个改进都是发动群众,群策群力。
今天正在讨论量产设备设计需求。
“坩埚可以考虑制造更大体积的,这个坩埚明显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学生A提议道。
“同意”,老师A附和道。
“同意”。
。。。。。。
黄燕点点头,提笔记下。
“必须设计专用的提拉工具,不然无法量产”,老师B提议道。
大家也都是深受其害,纷纷点头。
“如果能多复制几个李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A开玩笑道。
会议室顿时一阵哄笑声,李元只能跟着傻乐。
黄燕笑了几声,敲敲桌子,“都严肃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家这才收回笑容,继续讨论。
“可以参考车床原理,增加一根丝杠,控制丝杠的齿距和旋转速度即可达成”,老师B提议道。
“好主意”,大家纷纷赞成。
接着就热火朝天地开始讨论如何设计丝杠,黄燕也参与了进去。
李元除了赞同这个方案,后续一直没有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