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配比和制备工艺流程,接下来就是如何本土化。
如何采用国内现有的技术和原材料,完成新材料的批量生产。
做出样品不难,能够量产才是最难的。
而且他还得考虑成本问题,不然也没有推广的价值。
他待在家里不断地记录知识和需要考虑的点,倒是充实。
自从离开机械厂,院里多少也传出一点风声。
很多人不像过去那么热情,李元倒是落个清闲。
阎阜贵倒是过来一次,知道李元没有去当站长,还为他惋惜不已。
还担心他失去工作后,没有了供应。
李元说出暂时挂靠在一个单位,9月就要上学。
这个答案把阎阜贵震惊到了,追问原因。
李元以上级安排搪塞。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看出了人性。
安排进入机械厂的院里三人,只有阎解放一直保持着恭敬。
阎解成和刘光齐,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热情,有时候还故意假装看不到。
易中海和刘海中表现的好似更有底气,但是估计是忌惮他那神出鬼没的手段,也不敢放肆。
倒是孙家经常问候,让李元心中稍暖。
郑霞有宋叔帮衬,在机械厂没有人敢欺负,加上李元偷偷资助,日子也算过的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总之,短短不到三个月,就看到了人情冷暖
卢家书房,父子二人相对而坐。
“爸,有消息了吗?”
“有了,你不要再想了,他马上就要去上学,好像走的其他部委的关系”。
听到卢爸的回答,卢星宇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欣慰,也有失落。
“倒是挺适合他的,毕业后,估计能有更大的成就。
只是可惜,他不会再选择回来”。
“事在人为,毕竟时间长着呢,他在提升,你们机械厂也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