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风流大宋son > 第184章 做笔生意(第3页)

第184章 做笔生意(第3页)

秦刚看了看赵驷,只见他迅速比划了两个手势,应该是夸赞这些蕃兵的能力绝对高于禁军。于是他便转头突然问道:“刘巡检光为了这么一支亲兵,花费定然不少吧?”

刘延庆正在等候着秦刚的夸赞,却冷不防听到了这么一句问话,却不由自主地先是叫起了苦:“秦知军好眼力,我这支亲兵营,不要光看它只有五百人,但它的花费却是我所部其它士兵的供养之和。当年还是由于榷场开设在了顺宁寨,每年的两地商贾的交易,也能帮我赚得一些钱财,方才能够支撑得起这支亲兵营。唉!如今两国交战开始,榷场只能关闭,光是通过横山蕃部的一点点零星的生意,这亏空就有点难以弥补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宋夏榷场被正式关闭了之后,边境上的走私生意便抬头起来了。毕竟是在交战状态,能做走私生意的,多半都是两边的军队,尤其是投靠两边的蕃部,这些都是宋夏两国私下里默认的。毕竟,两边的人民都得生存,大宋的战马缺口也得靠这个得以弥补。所以刘延庆对于这点也不想对秦刚隐瞒。

“那一路过来,看得出,刘巡检对于这些经商之道还是蛮懂的啊!”秦刚看似无意地说道。

“还行还行。”刘延庆心里一动,难不成这个年轻的新知军是想伸手讨要点好处?倘若这样的话,他倒并不意外,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这做生意的人嘛,讲究的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秦刚再一开口,竟然说到了刘延庆的心里话,让他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对方在点化自己,赶紧笑道:“那是,那是。”

“哈哈!”秦刚说道:“既然如此,找个地方坐下来,咱们好好地谈笔生意。”

刘延庆于是安排人在旁边整理了一间营帐。

四人坐定后,秦刚便开了口:“还是要先向刘巡检请教一下,在这顺宁寨,什么样的生意是最赚钱的啊?”

“夏人能卖的便是战马与青盐,而我们可以卖过去的就很多了,夏人几乎什么都要,不过相对而言,绸布与茶叶最受欢迎。”刘延庆实打实地回答,“只是这榷场关闭了之后,带来两个大问题。”

“哦?是哪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马与盐的价格上涨了不少。其实我大宋缺马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尤其一打仗,死伤得又多。没有了正规的榷场,西夏那里许多马匹、青白盐光靠走私,量上不来,价格也就只能抬上去了。”

这点确实,虽然说大宋内部的战马、青白盐的价格也在上涨,但问题在于交易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利润收入的急速下降。

“那榷场关闭,不是也导致了西夏人很难买到我们的东西吗?”

“我说的第二个问题正是这个,而且要比第一个严重得多。”刘延庆苦笑了一下,“西夏人缺东西,他不会像我们,会去西南边找青唐人买、又或者从内地调运来海盐。而他们一旦买不到东西,就改成了抢!所以,这一两年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零散地派遣各种小股部队越过横山来进行公开抢劫。而我朝官府一旦质问,对方往往声称这些抢劫的强盗都是横山的羌部所为,与他们无关。”

“嗯!”秦刚听完后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我有一个京城的兄弟,姓胡。这次听说我到保安军来做官,便想着也来这里做做生意,我想把他引见给你,你但凡有什么战马、青白盐的生意,都可以卖给他,他可以按最好的价格向你收购。”

“秦知军的兄弟,那自然是没有说,只是眼下这些东西都紧俏得很……”刘延庆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赵驷在一旁则很不客气地指拨道:“若只是零零碎碎的走私生意,我们知军的兄弟哪里看得上?别的不说,这个量也满足不了啊!”

“哦……”这下子,刘延庆有点更糊涂了,那官方的榷场是关闭着的,走私的生意又不要,这个年轻知军、还有那个汉人大将的意思是什么呀?难不成,是怂恿让他派人去抢吗?

“记住,那件事和本官无关,只不过是胡掌柜想与刘寨主谈的一笔生意。”秦刚此时改变了对刘延庆的称呼,意思是提醒这件事没有官方的意味,他端坐着认真地说,“至于这保安军境内的治安管理之策,本官只有一句话:‘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秦刚说的这两句话出自于《史记·孝武本纪》,不仅借用了汉武帝的王霸之气,更是给了刘延庆最大的底气。

“对了,我随知军中离京之前,那胡掌柜又拜托过我一件事。”赵驷又开口说道,“他还打算在这保安军开设一个酒坊,规模不小,就是想买一些不需要工钱、只要管饭的干活工人,刘寨主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把这个生意做了。”

所谓“不要工钱、只要管饭的干活工人”,意思就是抢来的西夏奴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