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的持续围攻,大汉军终于攻克了清军的江南大营,斩杀清军武兴格以下两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其余数千清兵逃向广德方向。
刚刚取得大胜的大汉军,随即向西面发动全面进攻,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平府。
太平府城原本为大汉将领马天占领,清将刘良佐奉命率领大军来夺,双方在太平府大战了半个多月,刘良佐部在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后占领了残破的太平府,大汉将领马天率领残部三千人撤退至花山一带,借助于水师带来的后勤支援奋勇抵抗。
等到大汉军主力歼灭了清军的江南大营以后,终于腾出手来,便由总兵张应举率领数万大军分水、陆两地猛攻清军刘良佐部。
大汉军以副将张勇率领两营精兵乘坐水师船只在刘良佐所部的后方登陆,强占了太白镇,截断了刘良佐所部的归路。
断绝后援的刘良佐,连忙派遣部将刘太商所部进攻张勇,希望打通南面的后撤路线;
刘良佐亲自率领诸将北面迎战,只是刘良佐年事已高,对部下的掌控力度下降许多,所部人马经过一系列的残酷战争损失极大,新募之兵缺乏训练,根本就不是身经百战的大汉军精锐的对手。
在大汉军将领张应举的进攻之下,刘良佐所部大败,大汉军趁势从后方全面压上,上万名惊慌失措的刘部士兵裹挟着主将刘良佐向南溃逃,当他们来到姑溪河边时,才发现河面上的三座桥梁已经挤满了逃亡的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良佐大怒,在他亲将的拼命弹压之下,桥上众多的士兵要么往前挤去,要么被挤落桥下。
正在此时,后方追击的大汉军火炮大起,刘部清军将士更加没命的逃亡,大量的人马拥挤在桥梁上,使得桥梁不堪重负,突然垮塌,包括刘良佐在内的数百名清兵全部掉落姑溪河中。
由于事发突然,刘良佐身穿笨重的光明铠,掉落水里后变得更加的沉重,很快便沉入到水底,旁边的亲将和亲兵们忙于自救,等到他们发现主将不见时,刘良佐已经下落不明。
很快迅速跟进的大汉军将士来到了姑溪河边,传达了“投降免死”的政策,大量的刘部将士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大汉军主将张应举急于找到刘良佐的下落,让一部人马看守俘虏,亲自率领主力向南进攻刘部将领刘太商,刘太商腹背受敌,进退两难,被迫率领残余人马向大汉军投降。
张应举询问刘良佐的下落,刘太商也是表示不清楚,为了给张鹿安有个交代,张应举止步于太平府,派人搜寻刘良佐的下落,并命令百姓将河面上漂浮的尸体捞起埋到土里。
数日后
才有渔民在姑溪河河口位置捞到了一具残缺不堪的尸体,但是看身着的铠甲和身份铭牌,刘太商和刘良佐的亲信部将们一致认定,那就是失踪多日的刘良佐。
至此,刘良佐率领的广昌军全军覆没。
由于大汉军中存在刘流、秦大鹏、刘明等多位原广昌军将士,为了安抚人心,张鹿安下令将刘良佐的尸体,按照伯爵的规格,葬于姑溪河畔,允许广昌军将士自行前往祭奠。
(本章完)